如何處理集體合同爭議
因集體協商發生爭議的處理:
因集體協商發生爭議的處理。集體協商過程中發生爭議,雙方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可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協調處理。當事人一方或雙方可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的勞動爭議協調處理機構提出協調處理的書面申請;未提出申請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認為必要時可視情況協調處理。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組織同級工會和企業組織等三方面的人員,共同協調處理集體協商爭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處理因集體協商發生的爭議,應自決定受理之日起30日內結束。期滿未結束的,可適當延長協調期限,但延長期限不得超過15日。
因履行集體合同而發生爭議的處理:
因履行集體合同而發生爭議的處理。因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的爭議可以通過協商、仲裁和訴訟解決。勞動法第84條第2款規定:“因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爭議,當事人協商解決不成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集體合同
集體合同實際上是一種特殊的勞動合同。又稱團體協約、集體協議等,是指工會或者職工推舉的職工代表代表職工與用人單位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就勞動報酬、工作條件、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社會保險福利等事項,在平等協商的基礎上進行協商談判所締結的書面協議。
《勞動合同法》第51條規定:企業職工一方與用人單位通過平等協商,可以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等事項訂立集體合同。集體合同草案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通過。集體合同由工會代表企業職工一方與用人單位訂立;尚未建立工會的用人單位,由上級工會指導勞動者推舉的代表與用人單位訂立。可見,作為一種契約關系,集體合同是集體協商的結果。
用人單位違反集體合同,侵犯職工勞動權益的,工會可以依法要求用人單位承擔責任;因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爭議,經協商解決不成的,工會可以依法申請仲裁、提起訴訟。
律霸小編提醒您,集體合同的簽訂應建立在集體協商的基礎上。集體協商是指企業工會或職工代表與相應的企業代表,為簽訂集體合同進行商談的行為。因集體合同履行等發生爭議,可以進行協商或者提起勞動仲裁。如果您還有還有其他方面的法律知識想要了解,律霸網也提供在線法律知識咨詢,歡迎大家進行法律知識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投訴網站侵權行為
2020-12-30侵害人身權原告代理意見
2021-02-02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是否需要備案
2020-11-23立約定金合同沒有主合同內容合法嗎
2020-11-30可以有條件的放棄繼承權嗎
2021-02-12醫療糾紛撤訴訴訟費退還嗎
2020-12-21常見的購房小誤區有哪些
2020-12-25涉及房產確權的離婚案件訴訟費用法律有沒有統一的標準
2021-01-16房屋預售應有哪些步驟
2021-03-12人身意外險的內容
2020-12-17建筑工程質量保險合同中權利轉讓的問題有哪些
2021-03-22受益人與被保人同時遇難死亡,保險要怎么賠
2020-11-26機動車發生全損應如何理賠
2021-01-20保險合同簽定后能換被保險人嗎
2020-11-18網上投保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17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流轉對當事人有什么要求
2021-02-13高層建筑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09公益拆遷是什么,公益拆遷補償低嗎
2021-02-08宅基地上有養殖要拆遷是怎么賠
2021-02-04房屋拆遷補償安置費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