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我國目前的法人制度及相關理論,法人資格自依法注銷之時起終止。而法人的民事能力當然自法人終止時消滅。那么由此產生的問題時,與該法人相關的民事爭議及其未了結的民呈權利義務如何處理?這也是理論與實務工作者應思考的問題。
在破產實務中,常會遇到破產程序終結后,還會發現有一些與破產債務人有關的未了結事務。這些事務是否會因破產債務人法人資格消滅而歸于清滅?我國破產法并未簡單將其抹掉,但也沒有詳細規定。需要未來的司法解釋將其細化。
本人認為,破產程序終結后,管理人能否繼續執行職務以及如何執行職務。需要根據不同情形區別加以規定:
一、對于已在破產程序終結前已經進行的訴訟或未決仲裁,破產程序終結后,管理人仍應繼續履行訴訟或仲裁代表職能。因為它仍然屬于管理人之未履行完畢的職能,也是為了破產債權人利益而應履行的法定職能。
二、對于已在破產程序終結前進行并納入破產財產清理事務中的未收回財產,破產程序終結后,管理人仍應繼續履行清算職能。因為這時的未收回財產實質上屬于全體債權人共有財產,管理人是為債權人利益進行清算活動而不是為破產債務人。
三、對于破產程序終結前尚未進行的訴訟或仲裁或者尚未確認的債權或財產權益,在破產程序終結后,管理人則不能繼續以破產債務人名義進行民事訴訟。理由是破產程序終結后,企業法人資格已經登記機關注銷而不復存在。管理人就失去了代表其進行民?濾咚系拿袷履芰Φ幕?自然也就無權進行(包括直接以自已名義)民事訴訟或仲裁活動!
附關規定:
第一百二十二條管理人于辦理注銷登記完畢的次日終止執行職務。但是,存在訴訟或者仲裁未決情況的除外。
第一百二十三條自破產程序依照本法第四十三條第四款或者第一百二十條的規定終結之日起二年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按照破產財產分配方案進行追加分配:
(一)發現有依照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二條、第三十三條、第三十六條規定應當追回的財產的;
(二)發現破產人有應當供分配的其他財產的。
有前款規定情形,但財產數量不足以支付分配費用的,不再進行追加分配,由人民法院將其上交國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錯判的反映和申訴的處理
2021-01-01解約定金必須注明嗎
2021-01-31民事一審有終審判決嗎
2020-12-13領結婚證要財產公證嗎
2021-03-02消費合同多久生效
2021-03-01家長把學生打了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6勞務派遣國外生病死亡如何賠償
2020-11-25上海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2癲癇患者能夠辭退嗎
2020-12-24被保險人范圍及人壽保險理賠申請人的要求是什么
2021-02-01哪些人適合購買交通意外險
2020-12-03摔倒身亡算是意外嗎
2021-03-18被保險人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2-17被保險人法律地位研究
2020-11-15保險經紀人四作用
2021-01-04土地出讓合同可以公開查詢嗎
2020-11-16房屋拆遷許可證可否延期
2020-12-27房屋拆遷現役軍人如何補償
2021-02-22拆遷補償規則是否完全“政策”說了算
2020-12-10營業房拆遷,停產停業損失該如何計算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