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出仲裁申請
這是仲裁程序開始的首要手續。各國法律對申請書的規定不一致。在我國規定:當事人一方申請仲裁時,應向該委員會提交包括下列內容的簽名申請書:
a、申訴人和被訴人的名稱、地址。
b、申訴人所依據的仲裁協議。
c、申訴人的要求及所據的事實和證據。
仲裁程序是指雙方當事人將所發生的爭議根據仲裁辦議的規定提交仲裁時應辦理的各項手續。
申訴人向仲裁委員提交仲裁申請書時,應附具本人要求所依據的事實的證明文件,指定一名仲裁員,預繳一定數額的仲裁費。如果委托代理人辦理仲裁事項或參與仲裁的,應提交書面委托書。
二、組織仲裁庭
根據我國仲裁規則定,申訴人和被申訴人各自在仲裁委員會仲裁員名冊中指一名仲裁員,并由仲裁委員會主席指定一名仲裁員為首仲裁員,共同組成仲裁庭審理案件;雙方當事人亦可在仲裁委員名冊共同旨定或委托仲裁委員會主席指定一名仲裁員為獨任仲裁員,成立仲裁庭,單獨審理案件。
三、審理案件
仲裁庭審理案件的形式有兩種:一、是不開庭審理,這種審理一般是經當事人申請,或由仲裁庭征得雙方當事人同意,只依據書面文件進行審理并做出裁決;二、是開庭審理,這種審理按照仲裁規則的規定,采取不公開審理,如果雙立事人要求公開進行審理時,由仲裁庭做出決定。
四、作出裁決
裁決是仲裁程序的最后一個環節。裁決作出后,審理案件的程序即告終結,因而這種裁決被稱為最終裁決。根據我國仲裁規則,最終裁決外,仲裁庭認為有必要或接受當事人之提議,在仲裁過程中,可就案件的任何問題作出中間裁決或者部分裁決。中間裁決是指對審理清楚的爭議所做的暫時性裁決,以利對案件的進一步審理;部分裁決是指仲裁庭對整個爭議中的一些問題已經審理清楚,而先行作出的部分終局性裁決。這種裁決是構成最終裁決的組部分。仲裁裁決必須于案件審理終結之日起45天內以書面形式做出,仲裁裁決除由于調解達成和解而作出的裁決書外,應說明裁決所依據的理由,并寫明裁決是終局的和作出裁決書的日期地點,以及仲裁決員的署名等。
關于準仲裁制度的立法例問題,綜觀世界各國,有兩種:一是把一般性民商事仲裁與準仲裁制度統一納入到仲裁法中,但各成體系;二是一般性民商事仲裁與準仲裁制度各自獨立,自成體系。從趨勢上來看,應當把準仲裁制度統一納入仲裁法,至于各制度間的差異,可以各作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效婚姻會有記錄嗎
2021-01-302020年侵害姓名權應負什么責任
2021-01-01商標用作商品名稱是否侵權
2020-12-11交通事故鑒定費和訴訟費還誰承擔
2020-12-062020年江蘇省工傷事故傷殘賠償標準
2020-11-08發回重審后還能提管轄權異議嗎
2021-03-13法院恢復審理有期限嗎
2021-01-26二審先予執行費用
2020-12-27外聘員工發生工傷單位怎么處理
2021-02-17勞動關系糾紛追溯期多久
2021-01-05又一座僅供瞻仰的神龕——對《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解讀
2020-11-20給父母買保險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18江泰保險旅游意外險
2020-11-08人身保險的受益人是由誰指定的
2021-01-27車輛損失保險賠償的案例分析
2021-03-09車輛刮擦到別人的車保險理賠流程
2021-01-01駕駛員出車禍死亡負主要責任保險公司怎么處理
2021-01-06車禍致殘的理賠項目有哪些
2021-03-11分紅保險待遇有什么
2021-01-15保險理賠需要幾天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