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民法院過去處理的繼承案件中,已經給去臺人員或臺胞保留了遺產份額的,他們可以按執行程序向人民法院申請取得。
二、去臺人員和臺胞,對人民法院已審結但未保障其繼承權的案件提出申請再審的,人民法院可依審判監督程序進行再審,依法保護其繼承份額。份額多少可依實際情況酌定。
三、臺灣居民在臺灣以遺囑方式處理大陸遺產的,遺囑的方式應當符合《繼承法》的規定。如果遺囑人按照臺灣的規定制作了遺囑,只要不違反《繼承法》關于遺囑的有關規定,人民法院也可以認定有效。但如果遺囑對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沒有保留必要份額的,應認定遺囑無效或部分無效。
四、去臺人員和臺胞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繼承案件,繼承開始已經超過20年的,人民法院可依法作為特殊情況延長訴訟時效。對于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犯已經超過兩年的,可按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規定“在訴訟時效期間內,因不可抗拒的事由致繼承人無法主張繼承權利的,人民法院可按中止訴訟時效處理。”
五、人民法院今后處理的繼承案件,對在臺灣的合法繼承人,應設法通知其參加訴訟;無法通知的,可為其保留應繼承的份額,并指定財產代管人。
六、去臺人員和臺胞在人民法院進行民事(包括繼承)訴訟,應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提供有關證明。對其提供的臺灣公證機關或其他部門、民間組織的出具的證明文件,可作為證據。但對以“中華民國”名義出具的證明文書,應通過適當途徑變換名義。七、人民法院審理涉臺民事案件,應向居住在臺灣的當事人送達訴訟文書,如臺灣當事人委托了大陸訴訟代理人,可以由代理人簽收;沒有委托大陸訴訟代理人的,可以通過其親友代為轉遞,也可以采用郵寄方式送達。除此以外,以其他方式送達,并能夠證明當事人收到的,也可以認定已經送達。這些方式均不能送達的,可采用公告送達。公告送達期為60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2020江蘇省揚州市的精神損害賠償標準
2021-03-15現在房產抵押好貸款嗎
2021-02-04最新交通事故賠償標準及計算公式
2020-12-31我國對支票為何不設定保證的規定
2021-03-17新三板定向增發規定
2021-01-06精神暴力是否納入家暴的范疇
2021-01-23為干涉婚姻自由拘禁他人怎么定罪
2020-12-12小區衛生差可以拒交物業費嗎
2020-12-29超市摔倒超市負什么責任
2021-02-24擅自將耕地改為林地如何處罰
2021-02-08取保候審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1涉外勞務與境內勞動派遣的區別
2020-12-05產品責任的損害賠償有哪些
2021-01-17人身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
2021-01-22六年工作沒買保險怎么賠償
2021-02-16患宮外孕不屬保險公司列舉式條款免責范圍
2020-11-25投保人在投保時要保護自己的利益應該如何處理
2020-11-30城市房屋征收拆遷補償方式有哪些如何選擇更為恰當
2021-03-03城中村拆遷補償標準是應該參照城市還是農村拆遷標準
2021-03-03拆遷房屋需要大學畢業證書嗎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