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司法部發布關于廢止《司法部、建設部關于房產登記管理中加強公證的聯合通知》的通知,繼承房產、分房遺囑、贈與房產、涉外涉港澳臺房產所有權轉移等有關房產登記事項可以不用公證啦!
辦理房產繼承可以有幾種辦法?
辦法一:自行提供材料(遺囑、死亡證明、繼承人與被繼承人親屬關系證明等)去房管部門申請房屋過戶登記;
辦法二:拿著法院的生效文書,如判決書、調解書去房管部門申請房屋過戶登記;
辦法三:如果當事人自愿前往公證機構辦理相應的繼承權公證,當然也可以憑公證文書辦理房屋過戶手續。
根據《不動產登記實施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十四條的規定:“因繼承、受遺贈取得不動產,當事人申請登記的,應當提交死亡證明材料、遺囑或者全部法定繼承人關于不動產分配的協議以及與被繼承人的親屬關系材料等,也可以提交經公證的材料或者生效的法律文書。”
公證取消可以省多少錢?
之前,繼承權公證至少要產生兩筆額外費用,即公證費和房屋評估費。而公證費的收費標準為:20萬以下的房屋按房價2%收取,20萬-50萬的部分按1.5%收取,50萬-100萬的部分按1%收取,100萬元以上部分按0.5%收取;最低收費200元。也就是說,一套100萬的房子,僅公證費就要超過1萬元。
今后當事人可以選擇公證,也可以在全部繼承人之間協商一致的情況下,自行到不動產登記機構申請房屋過戶登記,即“協商繼承”,有糾紛的話還可以選擇訴訟。當然,也可以拿著遺囑去進行不動產登記。
業內人士提醒:取消公證并≠直接繼承
然而,多名業內人士表示,這并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此類公證取消了,只是今后繼承房屋時,不再強制進行繼承權公證了。目前來看,協商繼承的確是比較理想的選擇,但實際操作起來也有難度。
比如要明確你是唯一繼承人的資料要很詳細,張三的父母去世了,有一套房子要繼承。但老人的繼承人包括他們的父母、子女,還有可能包括養父母、養子女。張三就要證明自己是唯一繼承人,或者其他繼承人放棄了繼承。
這其中的難點在于第一順序繼承人到底有幾個。我國法律規定,養子女、非婚生子女同婚生子女具有同樣的繼承權利。這就要求當事者弄清楚,父母有沒有養父母?有沒有養子女?父母是否是二婚?有沒有非婚生子女……需要判斷的東西很多。
也就是說,不論是選擇公證繼承還是協商繼承,都要進行大量的社會調查,確認的步驟是不能省略的。最關鍵的是,不動產登記機構不具有調查核實的能力,這就要求群眾承擔起自己搜集材料的責任。
如果自己搜集材料比較困難,公證依然是不錯的選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家庭暴力離婚程序
2021-03-05非法行醫罪與醫療事故罪怎么區分
2021-02-12監事能否參加股權激勵
2021-02-05孕婦騎電動車撞了機動車責任怎么擔
2020-11-28簽了不平等合同怎么辦
2021-01-24簽訂合同,競業限制終身有效嗎
2020-11-26勞動關系轉移協議
2021-01-09勞動糾紛企業能否提出仲裁
2020-12-26保險合同的非要物性是什么意思
2021-03-10保險合同變更的要件有哪些
2021-01-03原告張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
2021-01-17購買交通保險應注意什么
2021-01-08保險合同是實踐性合同嗎
2021-01-09什么是保險法中近因原則
2020-12-20保險代理人的作用是什么
2020-12-06環境責任保險制度研究
2020-12-02惠州提高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16拆遷安置補償政策措施
2020-11-28政府拆遷給的價格不合理可以做釘子戶嗎
2020-11-14賓館拆遷斷水斷電合法嗎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