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報案例精選筆記之工傷類
目錄
(一)上班時間因私外出發生交通事故,不構成工傷
(二)雖無書面勞動合同,間接證據證明存在勞動關系,勞動者第一天上班發生事故被認定為工傷
(三)侵權緣起第三人,工傷職工獲雙重賠償
(四)工間休息被打傷構成工傷,不予認定工傷的行政裁決被法院撤銷
(五)30年前工傷,30年后索償,法院認為已享受工傷待遇駁回訴求
(六)車間工作時不慎受傷,實習生參照工傷獲賠
(八)無證駕駛上班途中遭事故,應按工傷予認定
(九)送貨途中被撞死,侵權工傷雙重賠(十)雖獲事故賠償款,工傷保險仍應得
(一)上班時間因私外出發生交通事故,不構成工傷
賈某系泰州某公司職工,2006年8月22日晚根據公司安排看護工地材料。當晚21時許,賈某離開工地到附近商店購買香煙,途中被客車撞傷,于2008年1月死亡。其間,賈某之子向泰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申請工傷認定。2008年1月17日,泰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作出不予認定賈某工傷的決定。賈某之子不服,向江蘇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申請復議,江蘇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維持了不予認定工傷的決定。賈某之子遂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法院審理后認為,《工傷保險條例》中規定的“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是指職工因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導致的傷害,或在工作過程中臨時解決必需的生理需要時,由于單位設施不安全因素造成的意外傷害。本案原告之父賈某,工作時間離開工地外出購買香煙,不屬于上述規定的工作原因,且賈某的受傷亦不符合其他應當認定工傷或視同工傷的情形,故其受傷不符合認定工傷的條件。
(二)雖無書面勞動合同,間接證據證明存在勞動關系,勞動者第一天上班發生事故被認定為工傷
原告職培的丈夫申某系被告公司駕駛員。從2007年10月上旬開始,原告夫婦一起居住在被告公司宿舍。同年10月12日,原告開始在被告公司上班,不料下午即在被告公司車間使用釘扣機工作時被機器打傷右手中指。事發后,被告公司派人將原告送至常熟市中醫院治療,原告被診斷為右手中指骨折,實施了內固定術,被告公司法定代表人陳某在原告的醫藥費收據上簽名,支付了原告部分醫藥費用。后來,原告夫婦為事故善后事宜與被告公司協商時,雙方沒能達成一致意見,原告為此向常熟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要求被告給付工傷保險待遇。針對原告這一申請,被告公司辯稱雙方沒有建立勞動關系,被告公司近期也沒有招收錄用過任何員工,同時否認原告系在被告公司受傷的事實。為此,原告只好向常熟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確認其與被告公司之間存在事實勞動關系。仲裁過程中,由于上班時間僅半天,除了看病記錄、證人和兩張被告公司簽字的醫藥費收據外,原告無法提供任何被告公司用工方面的證據。為此,常熟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于今年年初以證據不足為由駁回了原告要求確認勞動關系的請求。原告不服仲裁裁決,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法院審理后認為,被告公司雖然在仲裁和訴訟期間一再否認原告陳述的受傷經過,并否認其支付醫藥費及陪同治療的事實,僅承認為了提供經濟幫助而暫時借給了申某部分醫藥費,但從常熟市中醫院的病歷記載情況及多名證人證言的角度分析,原告在被告公司使用釘扣機時導致右手中指受傷的事實屬實。同時,被告公司法定代表人陳某在原告的醫藥費收據上直接簽名并由公司支付了醫藥費,其性質顯然不屬于被告所聲稱的經濟幫助和暫借醫藥費。本案的特殊之處,在于傷害事故發生在勞動者上班的第一天,而且雙方也沒有簽訂勞動合同,案件審理中,原告提供不出能夠證明雙方之間存在勞動關系的直接證據,如工資單或其他工資支付憑證,也沒有公司向其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職工身份的證件,但是原告于工作時間在被告公司車間使用機器而受傷的事實屬實,再加上醫院就診記錄、公司報銷醫藥費用記錄和在場其他勞動者提供的證言,這些間接證據已經形成了一條證據鎖鏈。最終,法官比較分析了原、被告雙方之間證據的證明力大小之后,認定原告所主張涉案事實發生的可能性遠遠大于涉案事實不存在的可能性,故采信了原告的訴訟主張。最終,江蘇省常熟市人民法院一審判決原告職培與被告常熟市阿拉法派服飾有限公司存在勞動關系,并判決被告給付原告400元仲裁費用。
(三)侵權緣起第三人,工傷職工獲雙重賠償
2007年6月19日,吳某駕駛車輛給新疆兵團五家渠某公司運送化肥,該公司讓車直接開進生產車間內進行卸貨.當吳某將車開至指定地點解開繩子準備卸貨時,裝載的化肥在運輸過程中發生傾斜,有幾袋化肥從車上滑落下來,將正在車間上班走至車旁的王某砸倒致傷。王某隨即被送往醫院住院治療,花去醫療費91084.25元。期間,王某被勞動部門認定為工傷,并享受了工傷待遇。2008年3月19日王某將吳某訴至法院,要求法院依法判決吳某賠償其包括醫療費在內的損失共計192475.80元。一審法院審理后認為,吳某與王某之間發生事故是由被告吳某操作不當引起的,吳某負事故的全部責任,判決吳某賠償包括醫療費在內共計180812.13元,駁回王某的其他訴訟請求。吳某不服提出上訴稱,王某91084.25元醫療費已通過工傷保險機構報銷,上訴人不應再承擔賠償責任。二審法院審理認為,因用人單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權造成勞動者人身損害,構成工傷者,除享有工傷保險賠償請求權外,對侵權第三人還享有人身損害賠償請求權。7月15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六師中級人民法院終審維持了一審判決。
(四)工間休息被打傷構成工傷,不予認定工傷的行政裁決被法院撤銷
2007年9月20日,在浙江某不銹鋼有限公司任軋機工的龔某趁著工作空隙,躺在機器邊休息。在之前工作中與其有過摩擦的磨床工李某看到龔某毫無防備地休息,便掄起一根鐵棒在龔某右小腿上猛擊一棍,隨后逃離。經法醫鑒定,龔某右脛腓骨下段粉碎性開放性骨折,構成輕傷(偏重)。同年10月22日,龔某向市人勞社保局申請工傷認定。次月13日,人勞社保局作出工傷認定書,認定龔某不屬因工負傷。龔某不服并提起行政復議期間,人勞社保局撤銷了該工傷認定書,龔某隨后撤回行政復議。但人勞社保局又于今年4月9日作出認定書,再次認定龔某不屬因工負傷,并經行政復議被維持。龔某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庭審中,原告龔某訴稱,根據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三)項:“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應當認定為工傷”的規定,原告是從事生產活動過程中遭受他人傷害,應屬工傷。被告工傷認定書認為原告受傷不是因履行本人工作職責的行為,顯然對該條款作了狹隘苛刻的理解。原告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在上班時因工友李某的違法行為所受到的傷害完全符合工傷事故的特征。被告市人勞社保局辯稱,龔某被李某偷襲時雖然系工作時間內,也在工作場所內,但當時在休息,并沒有實際工作,不存在因履行工作職責導致與他人發生爭執或其他沖突的情形。龔某受傷完全是李某基于個人怨恨對其進行偷襲的結果,與履行工作職責無關。雖然雙方之前因工作原因發生過爭執斗毆,只能說與工作有關,不能說是履行工作職責。更不能因以前雙方在工作上有過矛盾,而推斷原告被打與工作有關。第三人浙江某不銹鋼有限公司述稱,原告龔某不是車間的管理人員,他與李某打架系個人恩怨,并不代表公司行為。龔某不是因公受傷,故不能認定為工傷。法院認為,勞動者享有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任何用工單位或個人都應當為勞動者提供必要的勞動安全條件和保障,以維護勞動者的基本權利。本案原告龔某所受傷害是在履行其本職工作中發生,工作間隙休息雖與工作內容無關,但在上班時間完成本職工作任務的間隙休息是日常工作中正常、必要而合理的生理需要,與其正常工作密不可分。被告沒有證據或依據認定原告是在工作崗位上怠工或從事與生產工作無直接關系的私事或活動,僅以沒有實際工作、不存在履行工作職責情形為由作出不是工傷的認定,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基本原則不符,也有悖于社會常理。根據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六條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一)因犯罪或者違反治安管理傷亡的;(二)醉酒導致傷亡的;(三)自殘或者自殺的。”而被告沒有證據證明原告所受到的傷害是因自己的過錯所致,因而不屬于不應當認定為工傷的情形。作為用人單位的第三人也未提供原告不構成工傷的事實證據。故被告作出的工傷認定未能體現勞動法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基本原則,屬適用法律、法規不當,應當予以撤銷。近日,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人民法院對該案作出一審判決撤銷人事勞動社會保障局作出的工傷認定書,限期重作。
(五)30年前工傷,30年后索償,法院認為已享受工傷待遇駁回訴求
魏某退休前是新疆石河子市一家國有企業的職工。魏某稱自己于1973年在單位工作中眼睛受到重傷,被鑒定為二等乙級殘廢,單位按照工傷處理。1994年,其向單位提出病退申請,單位于當年為其辦理了退休手續。2000年,他申請石河子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對自己的傷殘程度進行等級鑒定,經鑒定為傷殘五級。魏某認為,既然自己是因工負傷的,就應當享受到現行法律規定的工傷待遇。去年,他向當地勞動仲裁部門申請仲裁,未得到支持。今年2月,他又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企業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給他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工傷醫療補助金、傷殘就業補助金,并補發傷殘津貼共計12萬余元。對于他的要求,企業稱其工傷是30年前形成的,現在提出首先已過仲裁和訴訟時效,在法律上得不到支持;再者,他在1984年被定殘后,已享受了工傷待遇:提前退休、退休后工資按100%核發,另加發各種規定的補貼。現在提出再次享受工傷待遇沒有依據。一審法院審理后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魏某不服提起上訴。二審法院審理后認為,根據我國《工傷保險條例》第六十四條規定:“本條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本條例施行前已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尚未完成工傷認定的,按照本條例的規定執行。”故條例溯及力僅限于未完成工傷認定。本案中,魏某的工傷發生在30年前,工傷后單位已根據當時的政策對他的工傷待遇問題作出了處理。而《工傷保險條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對頒布前所受事故傷害或患職業病的職工也僅限于尚未完成工傷認定的情形,如果此前已完成了工傷認定的,不能適用該條例。因此該條例對于魏某30年前所受的舊工傷顯然沒有溯及力,據此,終審判決維持一審裁定,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六)車間工作時不慎受傷,實習生參照工傷獲賠
2008年3月27日,經校方和實習單位協商,洛陽某高級技工學校06級中數班學生王某到洛陽某汽車公司頂崗實習,實習期一年。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實習期滿后王某即可與汽車公司簽訂正式聘用合同。天有不測風云,4月23日王某在制件車間實習時,左手食指和中指不慎被機器軋傷。醫院治療后,因王某食指粉碎性骨折,無法修復。經有關部門鑒定,王某構成九級傷殘。王某為此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校方、教育主管部門及汽車公司按工傷標準承擔連帶賠償責任,賠償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等各種損失共計7萬余元。案件審理中,王某撤回了對學校及教育主管部門的起訴。訴訟中,汽車公司對傷害事實沒有異議。本案主審法官梁俊認為,在校學生實習期間因工作造成的人身傷害,究竟屬于一般人身損害賠償關系還是工傷關系,現行法律和行政法規尚不明確。但是,勞動部門通行的做法是不進行工傷認定。這樣一來,就造成了受害人只能以人身損害賠償起訴。同時,由于人身損害賠償責任是一種過錯責任,而工傷是無過錯責任,兩者的舉證責任和賠償標準差異明顯,因此也給審判工作帶來了一定難度。2007年5月,河南出臺了《河南省工傷保險條例》,較好地解決了上述問題。該條例第四十六條規定:“中專院校、技工學校、職業高中等學校學生在實習單位由于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參照本條例規定的標準,一次性發給相關費用,由實習單位和學校按照雙方約定承擔;沒有約定的,由雙方平均分擔”。本案中,鑒于校方與汽車公司事先已明確約定,學生出現傷亡事故后由汽車公司承擔,故河南省洛陽市澗西區人民法院依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并參照《河南省工傷保險條例》的有關條款,一審判決實習單位按照工傷標準賠償實習生各項損失共計6萬余元。(2009.1.20)
(七)公司注銷后,工傷賠償由股東負責
被告萬某、齊某等人于2005年6月成立某船舶修造有限公司,于2006年8月申請注銷。原告唐某在該公司從事煅工工作,雙方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工作期間,該公司未為原告辦理工傷保險。2005年10月22日,唐某在工作中左手被卷揚機齒輪絞傷,當即被送往醫院。出院后,經鑒定其傷殘等級為六級。2006年3月23日,沙洋縣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認定此次事故為工傷。同年8月31日,沙洋縣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仲裁裁決書。裁決書生效后,唐某向法院申請執行,法院經審查以仲裁裁決程序錯誤等為由作出不予執行的裁定。唐某遂向法院起訴。法院審理后認為,唐某到某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工作,雙方雖未簽訂書面合同,但形成了事實上的勞動關系,且唐某已經相關職能部門認定為工傷。因該公司未為唐某辦理工傷保險,唐某的工傷待遇應由該公司承擔。該公司注銷后,其股東應對此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近日,湖北省沙洋縣人民法院一審判決由公司原股東萬某、齊某等人在其出資額內連帶賠償原告唐某各項工傷待遇共計5.5余元。
(八)無證駕駛上班途中遭事故,應按工傷予認定
原告李某系江蘇某食品有限公司職工。2007年7月7日,李某無證駕駛自己的摩托車上班,行駛途中與楊某駕駛的拖拉機發生碰撞,致李某右股骨骨折。李某向縣勞保局申請工傷認定,勞保局接到申請后,依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在2000年12月14日作出的《關于無證駕駛車輛發生交通事故是否認定工傷問題的復函》有關“無證駕駛車輛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條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是違法行為……對于因無證駕駛車輛發生交通事故而造成負傷、致殘、死亡的,不應認定為工傷”的規定,從而認定李某系無證駕駛,不構成工傷。李某不服,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撤銷非工傷認定,重新作出工傷認定。法院審理后認為,《工傷保險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效力明顯高于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復函的效力,李某無證駕駛自己的摩托車上下班的行為,雖然違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相關規定,但并不屬于違反治安管理的違法行為,其在上班途中遭遇交通事故受到傷害,應當按工傷予以認定。據此,江蘇省濱海縣人民法院一審判決依法撤銷縣勞動局的工傷認定,并責令其重新作出工傷認定。
(九)送貨途中被撞死,侵權工傷雙重賠
2007年3月14日,張某某的丈夫吳某某去外地送貨。行車途中,司機為避讓對面來車,措施不當,發生了車禍,吳某某當場身亡。事后,檢察機關向法院提起公訴,同時,張某某及家屬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法院以交通肇事罪判處司機有期徒刑一年,賠償死亡賠償金等費用34.5萬元。張某某等人認為,吳某某是出差途中遭遇車禍,公司應按因公死亡標準給予家屬補償,但遭到了公司的拒絕。張某某等人隨后提起勞動仲裁,請求公司支付喪葬費、一次性死亡補助金和供養親屬撫恤金共計13萬余元,結果被駁回。張某某等人再度走進法院,要求撤銷仲裁裁決,并判決公司給予工傷死亡賠償。法院審理后認為,當工傷事故與第三人侵權發生競合,受害職工可以分別適用不同的法律獲得應有的救濟。張某某等人雖在民事侵權一案中得到了賠償,但仍然可以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據此,江蘇省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終審維持了一審判決,吳某某所在公司支付原告張某某等4人喪葬費、一次性死亡補助金等近12萬元,并自2007年4月起,每月支付死者的父母各604元。
(十)雖獲事故賠償款,工傷保險仍應得
原告黃某某之夫周某某系被告某某林場職工。被告某某林場與被告吉水社保局建立了社會保險關系。2008年2月6日,周某某因公被朱某駕駛的摩托車撞倒,經搶救無效死亡。事發后,原告方獲得交通事故賠償款15萬元。同年3月,周某某被認定為工亡。6月,被告社保局核定周某某工亡待遇6.26萬元。事后,社保局卻以原告已獲得了交通事故賠償款15萬元,且所得賠款超過了工傷保險待遇,周某某家屬不能獲得雙重賠償而拒付工傷保險金。法院審理后認為,工傷(含工亡)與用人單位以外第三人侵權競合時,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形成工傷保險補償關系,與侵權人之間形成侵權之債的法律關系。工傷保險補償關系成立與否,無需考查工傷事故發生的原因,即使工傷事故系第三人侵權所致,也不影響工傷職工及親屬主張工傷保險待遇。本案中,周某某已認定為工亡,原告依法有權獲得工亡保險待遇。據此,江西省吉水縣人民法院一審判決被告吉水縣社保局支付原告黃某某等人工傷保險金11.2萬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尋釁滋事罪行政處罰會拘留多長時間
2021-02-28父母朋友能否成為該子女的監護人
2020-12-03配偶有家庭暴力怎么解決
2020-12-05排除妨礙和排除妨害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3交通事故中能扣車多久
2021-02-24如何應對交通事故
2021-03-26集資房可享受什么政策
2021-03-01競業限制糾紛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0-11-28勞務合同和正式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30勞動關系勞務關系賠償區別
2021-02-10國家規定實習期多長
2021-01-08雇傭關系的賠償責任是什么
2021-02-252020疫情期間裁員怎么賠償
2021-03-22職工在廠里吃早餐時猝死能否認定為工傷
2021-02-22勞動爭議案件訴訟指南
2021-02-09意外險報銷的概念是如何的
2021-03-22人身保險有哪些特殊性
2021-01-21申請人身保險理賠所需資料有哪些
2020-11-27“車泡水”車險是否應該賠償
2021-01-09自家車相撞,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