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日前審理了一起某高校與其職工錢某因辭職問題引發的人事爭議。此案對事業單位切實規范聘用制度,依法維護職工和單位雙方的合法權益,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案情:錢某于2003年7月至某高校工作,一直未簽聘用合同。2004年2月,錢某與該高校曾簽署一紙協議,其中約定:乙方(錢某)在甲方(某高校)工作期間,若申請自費出國、調離、報考研究生、辭職等,若工作不滿兩年須交納兩萬元人民幣的培養費后方可辦理離校手續。錢某在該高校工作1年半后申請辭職,某高校堅持要求錢某交納2萬元培養費后方為其辦理辭職手續。經協商未果,錢某自動離校,某高校遂向市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主張協議約定的培養費即為培訓費,也可解釋為違約金,請求依法裁決錢某支付培養費兩萬元人民幣。錢某則辯稱,其在該高校工作期間,僅在日常工作中接受了基本業務培訓,除此之外該高校未出資對其進行培養,因此該高校主張的培養費沒有事實根據。
裁決:仲裁庭經審理認為,根據《山東省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合理流動暫行規定》中的規定,培訓費系指單位因培訓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而支付的費用,而培養費則沒有法律明文規定。本案被申請人錢某在申請人處日常工作中所獲得的培訓,為正常開展工作的必要條件,非該高校出資對被申請人進行的專門培訓,申請人主張培養費系培訓費沒有合法依據。由于單位與職工未簽訂聘用合同,未就聘期和違約責任作出約定,某高校關于培養費可解釋為違約金的主張亦不能成立。另根據《山東省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合理流動暫行規定》中的規定,在職工符合辭職、調動相關規定的情況下,亦不應限制人才的合理流動。故仲裁庭裁決,駁回申請人某高校的仲裁請求。
分析:市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有關負責人結合此案分析指出,上述爭議從表面看是雙方就權利義務約定不清形成的糾紛,癥結則是雙方未簽訂規范的聘用合同。規范的聘用合同中應設有聘期、工作職責、工作紀律、違約責任等條款,這有助于單位加強對職工的管理。然而有些單位卻沒能意識到使用規范聘用合同的重要性,未及時簽訂規范的聘用合同,一旦職工違約則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有效依據。該案中,某高校由于未使用規范的聘用合同,沒有就聘期和違約責任作出明確約定,因而其請求沒有獲得仲裁庭的支持。規范的聘用合同還應設置職工工作條件、勞動保護、工資福利待遇等方面的條款,如果職工權益受損,這些條款就可以成為職工維權的有力憑據。此案的啟示便在于:規范簽訂聘用合同,既是職工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重要途徑,又是事業單位完善用人機制的必然選擇,對聘用雙方而言都意義重大、不可或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單方解除勞動合同賠償標準
2020-11-10涉外民事訴訟程序規范處理原則是什么
2021-01-08公司成立幾年內不能轉讓股權
2021-02-20專利證書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3-01子女贍養父母有哪些應盡義務
2021-01-26交通調解協議書能否反悔
2020-12-22誤工費賠償需要什么證明材料,誤工費怎么計算
2020-11-20別墅地皮可買賣建房嗎
2021-01-15購房選房知道教你選購好房
2020-11-15軟件偷偷打開攝像頭竊取用戶信息違法嗎
2020-11-22用人單位末位淘汰解除勞動合同合不合法
2021-01-03代替繳納社保能否認定勞動關系
2021-03-25轉正后辭退員工是否給賠償
2020-12-16航班延誤多久可以賠償
2021-02-03投保家庭財產保險應當考慮哪些事項
2021-01-31保險合同變更的內容
2021-01-16人身保險一年多少錢
2021-01-21靈活就業保險交多少年
2021-01-23學生平安保險不適用財產保險的“損失補償性原則
2020-12-05保險代理人應該如何選擇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