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我在一外企上班三年,現在懷孕4個月了,公司卻要辭退我。我該怎么辦,單位應該怎樣賠償我?
北京市勞動法首席律師解答:
拒絕,先和單位協商,能協商的協商解決,不能協商的可以找律師幫助你們提起勞動仲裁。
相關法律常識:
辭退辭退是指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解除所屬單位職工職務的法律制度。
辭退的分類
1.預告性辭退預告性辭退是指企業在辭退職工時,按照法律的規定提前30天通知職工或支付代替通知金的方式辭退職工的行為。主要有以下情形:
(1)勞動者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位另行安排的工作;
(2)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
(3)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雙方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
2.過失性辭退是指企業在勞動者有過錯的情況下,無須提前30天通知,而即刻辭退職工的行為。依據我國勞動法規定,過失性辭退主要有以下情形:
(1)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2)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3)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4)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單位違反以上規定,違法辭退的,要承擔違法辭退經濟補償的責任。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四十八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經濟補償金。
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勞動合同的解除
2020-12-10對于檢察院管轄不明確的案件如何解決
2021-03-08請了律師但是沒開庭,律師費能退嗎
2021-02-21剝奪政治權利的執行時間怎么算
2021-03-15網絡語言攻擊能定罪嗎
2021-02-09上海工傷護理費應該誰付
2020-11-30醫療服務合同的賠償責任是怎樣的
2020-12-12房地產糾紛案件舉證須知
2021-01-19開發商違反銷售廣告承諾該怎么做
2020-12-15勞動關系結束還能起訴嗎
2021-01-16出借車輛發生交通事故,車主應否擔責
2020-12-16飛機航班取消有賠償嗎
2021-02-11保險人合同解除權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19保單是假的,由誰負責
2021-01-14可以委托醫護人員銷售健康保險產品嗎
2021-01-12如何查詢保險撤案了沒
2020-12-26建立保險保障基金的管理方法
2021-01-01繳存保證金是什么意思
2020-11-13車輛自然災害險多少錢
2020-11-15標準體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