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名股資是指由于某種原因或出于某種考慮,實際出資認購公司資本的投資者沒有記載于公司章程、股東名冊以及工商登記資料之中,記載于這些文件材料之中的股東沒有實際出資認購公司的資本,記載于材料上的稱為顯名股東。顯名股東系基于與實際出資人之間的協議,在公司中雖未實際出資,但以股東名義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的人。因顯名股東載于股東名冊且工商登記機關作了相應登記,故產生對抗第三人的效力。由于顯名股東與實際出資人之間的協議只是在內部發生效力,并不能對抗善意第三人。顯名股東未經實際出資人同意或未按與實際出資人的協議約定而將其股權轉讓,應當認定為有效。實際出資人以其為實際權利人為由向人民法院主張轉讓行為無效的,人民法院應當駁回其訴訟請求,但實際出資人能證明股權受讓人為非善意的除外。當然,實際出資人可以前述協議約定內容為依據,向人民法院請求名義股東賠償其因股權轉讓而遭受的損失,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案例4、甲與丙簽定一協議,協議約定甲出資50萬與乙成立A公司,甲決定委托丙以丙的名譽在公司中出資,并且由丙代甲在A有限公司中行使股東權,但同時約定涉及股利分配、股權轉讓、增資擴股等重大問題,丙應獲得甲的同意。對此行為乙知情,乙出了60萬元用于成立A有限公司。A公司成立以后公司章程及所有工商登記的文件顯示乙和丙是公司的股東。A公司成立后效益很好,為了進一步擴大生產,公司決定增資擴股,后乙、丙召開股東會,決定引入新股東B公司,并由丙轉讓部分的股權給新股東B公司,同時新股東B公司公司再向公司投入50萬元。股東會決議通過后,A公司在工商部門辦理了相關股權轉讓及增資擴股的變更登記。后甲得知相關情況后向法院提起了訴訟,要求確認其股東地位同時確認丙轉讓股權的行為及增資擴股的行為無效。法院受理后最后認定了甲的股東資格,但由于所有的工商登記材料上顯示的股東都是丙,甲和丙的約定只是內部的約定,不能對抗善意第三人,由此認定丙和新股東B公司公司之間的股權轉讓協議有效,公司的增資擴股行為有效。本案例就是隱性投資者法律風險的典型代表,做為隱性投資者由于其身份不能通過公示的方式對外公開,故其許多風險是此種投資方式所固有的,投資者應更加小心才能有效的避免法律上的風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借條的標準格式范本
2021-01-15非法批準征用土地罪構成要件及處罰
2020-12-11涉外離婚所涉及的法律問題
2021-01-24民事調解后還可以保全嗎
2020-11-29調解離婚如果不同意需要本人去嗎
2021-03-22離婚起訴書范文2020
2021-03-03撿來的孩子不能盲目抱養 只有依法辦收養手續
2020-11-28交通肇事行為等于交通肇事罪嗎
2021-03-10偽造銀行對賬單怎么量刑
2021-02-03公司連續加班是否違法
2020-12-04公司強行辭退員工應如何處理
2020-11-17北京房產糾紛律師:北京市房地產抵押登記辦理程序
2021-01-14不可抗力消除后能否解除合同
2020-11-25保密協議沒有保密費合法嗎
2021-01-18開發商未按時交付房屋,違約金應如何計算
2020-12-08勞動糾紛勞動局該不該管
2021-01-01怎么理解委托一審法院續保保全
2021-01-26保險合同生效 意味著保險責任的開始嗎
2020-11-18保險公司遲遲不給處理可以投訴嗎
2021-02-20汽車改裝保險杠違法嗎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