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除勞動合同補償金標準是怎樣的?
解除勞動合同補償金標準具體如下: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四十八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第八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二、解除勞動合同一次性補償金需要納稅嗎?
職員解除勞動合同獲得的一次性補償金不一定需要納稅,具體的納稅規定如下:
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后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164號)
第五條第一款 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3倍數額的部分,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
由于單位下發的補償金,是直接與職員的工齡相關的,故此在單位就職的時間越長,那么在被無故辭退時,獲得的補償金的數額也就越多。補償金的下發標準是公布的,任何職員被辭退之后,都可以預先計算一下可以獲得的補償數額,若是最后單位下發的數額與這個不一樣,職員可以起訴單位的。
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書怎么寫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怎樣解除勞動關系
試用期內解除勞動合同工資結算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位讓員工停職是什么意思
2020-11-272020互聯網著作權如何保護
2021-02-16吸毒又販毒怎么判
2020-12-09繼子女繼承了生父母的遺產,就沒有資格繼承繼父母的遺產嗎
2021-01-13工地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08學生在體育課上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3工資里包含競業限制費是否合理
2020-11-13哺乳期什么情況可以直接申請仲裁
2021-02-24意外傷害保險制度有什么規定
2021-03-21產品質量責任險中的賠償處理方面有什么規定
2021-02-08人身保險合同的概念
2021-01-14旅行者登車前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1-03-14移居境外的人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嗎
2021-02-13保監會保險代理人資格證還審理嗎
2021-01-23教練車出事的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1-11保險合同是附條件的民事行為嗎
2021-01-10保險公司聲譽風險管理指引
2021-01-01什么是有權代理?
2020-12-19雙親死亡土地承包經營權歸誰
2020-12-04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特征以及概念是什么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