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租賃的形式
1、直接租賃
直接租賃是融資租賃的最普遍最簡單也是最主要的形式。即租賃公司通過籌/集資金,直接購入承租企業選定的租賃物品,并給承租企業使用的一種租賃形式。按三方(出租人、承租人、供貨人)參與,至少由兩個合同(融資租賃合同、購買合同)構成,具有不可解約性。因為設備是承租人特殊定購的,是特定設備,如果承租人解約,出租人很難再將此設備租給他人,出租人為此要承擔較大的風險。這種租賃方式關系簡單、手續較為簡便。
2、轉租賃
轉租賃是指以同一物件為標的物的多次融資租賃業務。在轉租賃業中,上一/租賃合同的承租人同時義是下一租賃合同的出租人,稱為轉租人。轉租人從其他出租人處租入租賃物件,再轉租給第三人,轉租人以收取租金差為目的,并可分享第一出租人所在國的稅收優惠政策。在轉租賃業務中,上游出租人可以是境內的租賃公司,也可以是境外的租賃公司;下游出租人是境內的租賃公司。通常產生轉租賃業務的動機是:由于某些限制,上游的境外出租人只有通過下游的境內出租人才有可能進入我國租賃市場;而上游出租人出于風險的考慮,又不愿意直租賃公司通常要求承租人支付抵押金,用以彌補在購買合同簽訂后承租人解約帶來的損失。接承擔這個項目,于是雙方達成轉租賃協議。
3、售后回租
售后回租的具體操作辦法是:物件的所有人將該物件賣給出租人,出租人支付了貨款后取得了該物件的所有權;然后物件原所有人以承租人的身份,向出租人租賃該物件,根據雙方簽訂的《融資租賃合同》,承租人在約定的期限內分期向出租人交付租金,直至重新取得物件的所有權。
4、杠桿租賃
杠桿租賃是融資租賃的一種高級形式,適用于金額巨大、使用期長的資本密/集型物件的長期租賃。面對如此金額巨大的項目,出租人往往沒有能力單獨支付貨款,因此,他自籌資金20%~40%,享有物件的所有權,其他資金通過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無追索權的貸款,但同時需要出租人以租賃物件作為抵押、以轉讓賃合同作為擔保。在杠桿租賃中,出租人可僅就自己籌措的20%~40%部分的資金納稅。融資租賃的創新形式1、捆綁式融資租賃這種形式的融資租賃又稱三三融資租賃,是指承租人的首付金不低于租賃標/的價款的30%。廠商在交付設備時所得大概30%左右的貨款。余額在不低于租期一半的時間內分批支付。租賃公司的融資額大概占’30%即可。這樣就可以實現風險的分散化,改變以往由出租人獨自承擔的局面。2、主租賃主租賃是指承租人在租賃期內除租用目前所需的設備外,還可根據需要,按/照同樣的條件(租金除外)租用新設備,毋須再擬定新的租賃合同。這種形式類似于銀行向企業提供授信額度,可以簡化手續,提高效率,有利于加強租賃公司和企業之間的聯系。3、聯合租賃.聯合租賃是直接租賃的一種特例。如果某租賃項目的金額過大,則出租人A從本身的融資能力、資產結構及風險等方面考慮,在對項目進行審查后,同意接受該項目,但只愿意做部分融資;而出租人B(或更多的出租人)對出租人A所作的項目審查結果表示信任,并且愿意對其余的部分融資,雙方簽訂《聯合租賃協議書》共同做出租人,這樣就構成了聯合租賃。聯合租賃中,承租人只和出租人A打交道。出租人.A負責項目的審查、合同準備以及與其他出租人聯系等事務,是牽頭人;其他出租人按《聯合租賃協議書》付給牽頭人一定的牽頭費。對于租金的分配,各出租人按照出租比例獲得自己的那部分租金;如果出現風險,也按出資比例各自承擔。4、銷售式租賃/銷售式融資租賃實質上廠商促銷的一種手段,具體操作方法是:生產或流通部門通過自己所屬或控股的租賃公司采取
綜上所述,融資租賃的方式主要表現為直接租賃、轉租賃、售后回租、杠桿租賃這四種方式進行融資租賃。每個形式所表達的內容上文有詳細的介紹,希望能幫助到您。通過上文的講解,相信您可以清楚的知道融資租賃的方式。律霸網小編為你整理本篇文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未交社保辭職馬上走可以嗎
2020-12-07信訪處理意見可否申請行政復議
2021-02-08常年法律顧問服務合同范本
2021-01-27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民事責任有哪些
2020-11-20如何算是冒充注冊商標的行為
2021-01-28醫療事故賠償計算公式是怎樣的
2021-02-24對大學生家教不滿意能向消協投訴嗎
2021-02-07仲裁員在仲裁過程中應該做什么
2021-03-10委托律師代理合同怎么簽
2021-02-06學校承擔責任的情況都有哪些
2021-02-06未簽訂勞動合同如何認定勞動關系
2020-11-12提前終止勞動合同
2021-02-21哺乳期可以調崗嗎
2020-11-21離退休多少年不能中止合同
2020-12-14交強險投保情況包含哪些類型
2021-02-08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案例:貨運保險糾紛案
2021-03-102020年人身保險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0-12-02保險事故中“第三者”的認定
2021-03-15機動車掛靠運營,誰享有保險利益?
2021-02-10保險條款并非“霸王條款”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