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條】
第二十七條 自愿終身只生育一個子女的夫妻,國家發給《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
獲得《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夫妻,按照國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有關規定享受獨生子女父母獎勵。
法律、法規或者規章規定給予終身只生育一個子女的夫妻獎勵的措施中由其所在單位落實的,有關單位應當執行。
獨生子女發生意外傷殘、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養子女的,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給予必要的幫助。
【釋義】
本條是對獨生子女父母的獎勵和幫助的規定。
本條第一款里規定的獨生子女的父母一般是指自愿終身只生育一個子女的夫妻。對于終身未生育而依法收養一個子女的夫妻,本人以為應視為獨生子女父母,享受本法規定的權利和義務。凡自愿終身只生育一個子女的夫妻,經夫妻雙方提出申請,經夫妻雙方所在單位或者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核實,并經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批準后,發給《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該光榮證既是證明獨生子女父母身份,并按規定享受有關獨生子女待遇的憑證,又是國家對獨生子女父母的一項精神獎勵。
本條第二款規定了對獨生子女父母的獎勵。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夫妻,可以按照國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有關規定享受獎勵和照顧。各地對實行計劃生育的獎勵優待主要體現在對獨生子女及其父母的獎勵和照顧上,主要有:
1.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
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有的地方也稱獎勵金,有些地方從另一角度規定為發放獨生子女保健費,是國家對實行計劃生育、自愿終身只生育一個子女的公民發放的額外的補貼。我國除臺灣以外的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都有規定,對領取獨生子女光榮證的家庭,從領取獨生子女證之日起,每月發放一定數額的獨生子女保健費或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直至孩子年滿18周歲、16周歲或者14周歲。各地規定每月發放的獨生子女費數額不等,大多數地方規定在5元至15元之間;江蘇、福建兩個省規定為5元以下;山西、海南兩個省規定在20元以上30元以下;北京、天津6個地方在計劃生育條例中規定了發放獨生子女費,但未規定具體數額。湖北、廣東、貴州、云南、西藏等地方還規定,除每月發放獨生子女費外,還可以再發給一定數額的一次性獎勵費。
對按規定可以生育第二個子女而不再生育的夫妻,大多數地方都規定,由所在單位、所在的市或縣級人民政府、當地的鄉鎮人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或者有關部門給予表彰、獎勵和一定數額的獎金;獎金數額一般都規定在200元至1000元之間;數額在1000元以上的只有安徽和山西。
2.增加產假、護理假
各地的規定主要表現為:領取獨生子女證的,女職工除依法享受休假外,依法可以再增加一定期限的產假,產假期間視為出勤;領取獨生子女證的,男方可同時享受一定期限的護理假;系機關、企事業單位職工的,女方產假期滿后撫育嬰兒有困難的,所在單位可給予六個月的哺育假或者延長產假,工資按本人工資的75%或80%發給,不影響晉級、調整工資;有條件的單位,可以給予女方產后一年假期(含法定產假),工資照發,不影響晉級、調整工資,并計算工齡;有的規定,實行晚育并在孩子出生五個月內領取獨生子女證的,允許享受產假一年,產假前六個月享受全工資,后六個月享受基礎工資、職務工資、地區補貼、工齡等工資的65%,其他各項補貼照發;獨生子女患病時,夫妻一方憑疾病證明,可享受護理假。
3.在獨生子女入托、入園、入學、就業、就醫或健康檢查方面給予優待
大部分地方都對獨生子女入托、入園、入學、就業、就醫或健康檢查等方面作出了照顧性規定,其中天津、上海等23個地方規定,有關單位或者部門在同等條件下對獨生子女應當給予優先照顧。#p#分頁標題#e#
一些地方規定,獨生子女的入托費、醫療費或入學費,由夫妻雙方所在單位依照有關規定給予報銷或適當補貼,或者由有條件的單位、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酌情補助或減免;如有的地方規定,對六歲以前的獨生子女發放托幼補貼;在大中城市中,相當部分企業事業單位職工的獨生子女,單位都給予解決一定比例或者全部的入托、入學和醫療費用。還有的省規定,對農村獨生子女戶減免學雜費;有的規定,貧困地區發放中小學人民助學金,對符合發放條件的農民的獨生子女,發放金額高于同等條件學生的30%。西藏還規定,戶口在藏,十四歲以下的獨生子女,準予每隔一年半報銷隨父母休假的交通費。
4.在城鎮分配住房、農村安排宅基地、土地承包方面的優待
大部分地方都規定,在城鎮分配住房、農村安排宅基地、土地承包方面,對獨生子女戶給予優先照顧。一些地方規定,城市分配住房或者農村安排宅基地獨生子女按兩人計算。一些地方規定,農村劃分自留地、自留山、口糧田或承包地時,對獨生子女可按兩個子女計算份額進行劃撥。有些地方還規定,農村獨生子女戶增加一人份的集體收益或福利分配份額。
5.對實行計劃生育的農民適當減免義務工或者勞動積累,適當減免鄉統籌款或者村提留款
有相當多的地方都規定對實行計劃生育的農民對其家庭適當減免當年或者若干年的集體義務工或者勞動積累,也有一部分地方規定,給予適當免除鄉統籌款或者村提留款的獎勵。
6.對獨生子女父母年老時的優待
對于城鎮職工,許多地方都規定,獨生子女的父母是機關、企事業單位職工的,退休后加發一定數額的退休金或養老保險金,加發的退休金或者養老保險金的數額從每月5元到按每月退休金的5%不等,但一般均規定增發以后不能超過本人的原工資標準;有的地方還規定,獨生子女死亡后沒有再生育的可加發10%的退休金或者養老保險金;有的地方規定,可以由獨生子女父母所在單位在其退休后給予一次性獎勵。對按規定可以生育第二個子女而不再生育的職工,有的地方規定退休時增發一定比例的退休金。
對于農民和無業人員,有些地方規定,獨生子女父母是農民或其他無業人員的,年老喪失勞動能力時由當地人民政府和集體經濟組織通過各種形式給予適當的經濟補助和生活上的照顧,或給予一次性投保獎勵。農民獨生子女死亡后不再生育也未收養子女的,由鄉鎮政府或村委會每月增發一定的生活費,所需經費從公益金等社會補助性開支中列支,或者優先享受五保待遇。
對于農村的計劃生育工作而言,目前的重點是解決農村獨生子女的父母的養老問題。對他們年老時的優待的一個方面是開展以農村計劃生育養老保險為主要內容的計劃生育保障。這一點,目前有些地方已經開展了這項工作,如山西省計劃生育條例規定,作為獨生子女父母的夫妻,女方滿40周歲的,可以由鄉(鎮)人民政府為是農業人口的一方或者雙方辦理養老保險,費用從鄉統籌費和計劃外生育費中支付。
本條第三款規定了獨生子女父母所在單位執行計劃生育獎勵措施的責任。
目前,對于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計劃生育獎勵措施主要都是由獨生子女父母所在單位予以執行落實的。如關于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或者獨生子女保健費的發放,對于城鎮職工,各地都規定,由夫妻雙方所在單位各負擔50%;吉林、黑龍江等20個地方還規定,夫妻一方是機關、企事業單位職工,另一方是城鎮無業居民或者農業人口的,全部由前者所在單位支付;浙江、安徽、福建、重慶等地方還規定,喪偶者由其所在單位全部發放。對于城鎮無業居民的獨生子女費,有超過一半的地方規定從計劃生育經費中開支或者由戶籍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予以解決。對于農業人口的獨生子女費,多數地方都規定,從鄉鎮統籌費或鄉鎮集體企業利潤提成中開支,由所在鄉鎮人民政府解決或者以適當減少集體義務工等其他形式予以解決。對于個體工商戶的獨生子女費,吉林、黑龍江、上海等13個地方規定,由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從個體工商管理費中扣除或按國家有關規定解決。因此,本款規定,強化了獨生子女父母所在單位的法律責任,以保障計劃生育獎勵措施能得以兌現。#p#分頁標題#e#
本款中的“法律、法規或者規章規定”主要是指國家有關計劃生育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以及地方政府規章的規定。如《勞動法》關于社會保險制度的規定,《女職工保護條例》中有關女職工保護與獎勵的規定以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有關計劃生育的地方性法規和規章中有關計劃生育獎勵措施的規定。
本條第四款規定了地方人民政府對獨生子女發生意外傷殘、死亡而不再生育和收養子女的夫妻應當給予必要幫助的責任。
目前,對于獨生子女意外死亡的,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養子女的,對于城鎮職工,各地方的規定主要為:退休時可增加一定數額的退休金或者按本人標準工資金額的100%發給退休金或者養老金;一次性給予2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補助;按照有關規定享受提高退休金、增發獎勵費和生活困難照顧的待遇。對于農民,各地的規定主要為:由鄉鎮政府或村委會每月增發一定的生活費,所需經費從公益金等社會補助性開支中列支;按有關規定優先照顧;優先享受五保待遇。
獨生子女發生意外傷殘,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也是公民實行計劃生育的風險之一,對于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養子女的家庭理應獲得政府的扶持和幫助,這一點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中都沒有作出相關規定。為了維護這一部分家庭實行計劃生育的合法權益,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本法規定了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給予必要的幫助的責任。各地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給予這一部分家庭以必要而適當的照顧,以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困難和養老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的決議
2012-03-14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2011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
2012-03-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的決定
2011-04-22中國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1983修訂)
1983-09-02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2001修正)
2001-03-15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2002修訂)
2002-1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信用卡規定的解釋
2004-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2005修訂)
2005-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2000修訂)
2000-07-08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2003-03-10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
2004-08-28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的決定
2014-11-27醫療機構新生兒安全管理制度(試行)
2014-03-14南水北調工程供用水管理條例
2014-02-16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施行細則(2014年修訂)
2014-02-20關于外商參與打撈中國沿海水域沉船沉物管理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3-06-08國務院關于修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國反對拐賣人口行動計劃(2013—2020年)的通知
2013-03-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2012—2020年)的通知
2012-05-20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合作開采海洋石油資源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統計局關于加強和完善服務業統計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1-09-17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統計局關于加強和完善服務業統計工作意見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江蘇省宜興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1-01-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
2011-01-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
2010-07-22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對埃塞俄比亞等32個最不發達國家部分商品實施零關稅的通知
2010-06-01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
2009-09-09石化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2009-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