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三亞民一終字第175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艾景會,男,55歲,漢族,寧夏銀川市人,現住三亞市碧海藍天花園海星閣7F號房。
委托代理人于福成,海南三和元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海南萬福隆百貨有限公司,住所地???/a>市龍昆北路2號龍珠大廈三層。
法定代表人趙志堅,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張穎寧,海南杜宇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黃楚彬,男,海南萬福隆百貨有限公司三亞店副店長。
上訴人艾景會因與被上訴人海南萬福隆百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福隆公司)財產侵害賠償糾紛一案,不服三亞市城郊人民法院(2006)城民一初字第1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艾景會及其委托代理人于福成,被上訴人萬福隆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張穎寧、黃楚彬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查明:2005年10月22日14時許,艾景會在萬福隆公司的三亞超市購物后,在一樓收銀臺結賬時,忘記把自己掛在購物手推車上的一個腰包拿走。當艾景會離開收銀臺后,超市保安員馮舒豐迅速將艾景會的腰包拿走,藏在超市海產品干貨柜下。保安員丁紅燦發現后,不但不制止,反而在艾景會回來超市找包的情況下,與馮舒豐合謀,欺騙艾景會稱腰包可能已被他人拿走,以吸引艾景會的注意力。然后丁紅燦去叫來在宿舍休息的超市保安員崔聰聰,說馮舒豐撿了一個腰包,要崔聰聰到超市內將腰包拿走。崔聰聰在超市一樓找到馮舒豐,見艾景會正在找腰包,意識到腰包是艾景會的,但仍然尋找機會將放在海產品干貨柜下的腰包拿走。后馮舒豐分得該包里的諾基亞6108型手機一部,崔聰聰分得普天PT602型小靈通一部。案發后,艾景會即向三亞市公安局新風派出所報案。同年10月23日,三亞市公安局河西分局批準立案偵查。10月24日,丁紅燦、崔聰聰交出的該包,內有:艾景會的身份證、工商銀行卡一個、商業銀行卡三個、錢包一個、現金9.6元、一串鑰匙、家具提單以及訂購潔具、廚柜的單據及發票,并已交回給艾景會。崔聰聰已將分得的小靈通扔掉,馮舒豐除將艾景會的13519288588手機卡交出還給艾景會外,至今未將手機還給艾景會。經三亞市公安局新風派出所委托三亞市價格認證中心對艾景會被拿走的諾基亞6108型手機、普天PT602型小靈通進行價格鑒定,其估值分別為964元和311元。在三亞市公安局將丁紅燦、崔聰聰涉嫌盜竊罪一案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后,三亞市城郊人民檢察院審查認為,被害人艾景會遺忘的腰包應當確定為遺忘物,馮舒豐非法占有他人的遺忘物而拒不交出,是侵占行為,但未能達到定罪數額,因此不能認定為犯罪,且為自訴案件,不屬于公訴案件管轄范圍,建議公安機關作撤案處理。隨后三亞市公安局將丁紅燦、崔聰聰涉嫌盜竊罪一案撤回起訴。
另查明,萬福隆公司聘用的保安員馮舒豐、丁紅燦、崔聰聰不是從保安公司聘用的,系萬福隆公司自己雇傭。在訴訟中,艾景會提供銀行取款憑證、商場證明、保修卡登記表、貨物銷售發票、住宿費收據、火車輪渡運單、物業證明等證據材料,主張其購物余下的現金17272元放在腰包里,加上錢包里的5000多元現金共計22272元,已被馮舒豐、丁紅燦、崔聰聰三人盜走。
原審法院認為:艾景會在萬福隆公司的超市購物,艾景會與萬福隆公司之間即形成了消費合同關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以下簡稱《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七條第一款和第十八條第一款的規定,萬福隆公司在為艾景會提供服務時,有義務保證其服務符合艾景會財產安全的要求,艾景會有權利享受其財產安全不受損害。而萬福隆公司因雇傭不合格的保安員在為艾景會提供服務時,不但未能很好服務,反而故意將艾景會遺忘的腰包藏匿起來,并在艾景會返回找腰包時隱瞞不交出,非法占有艾景會的財物,造成艾景會財產損害。由此可見,萬福隆公司為艾景會提供服務時,并不符合保障艾景會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法律規定,即萬福隆公司沒有履行法定義務。因此,萬福隆公司對艾景會在其經營場所消費時受到的財產損害,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十一條和第三十五條第三款的規定,萬福隆公司應當賠償。萬福隆公司辯稱馮舒豐、丁紅燦、崔聰聰三人非法占有艾景會財物,并非職務行為,是三人的行為不應承擔責任,沒有法律依據,不予采納。艾景會主張馮舒豐、丁紅燦、崔聰聰三人拿走的諾基亞6108型手機一部價值964元、普天PT602型小靈通一部價值311元,萬福隆公司對此亦予以認可。故萬福隆公司在上述三人未退還艾景會手機和小靈通的情況下,應按手機和小靈通的價值1275元(946元+311元)向艾景會賠償。艾景會提供銀行取款憑證、商場證明、保修卡登記表、貨物銷售發票、住宿費收據、火車輪渡運單、物業證明等證據材料,主張其購物余下的現金17272元均放在腰包里,加上錢包里的5000多元現金共計22272元,已被馮舒豐、丁紅燦、崔聰聰三人拿走,訴求萬福隆公司賠償。根據民事訴訟"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這些證據材料對艾景會所要主張證明的事實不具有唯一性,并不形成一條證據鏈,不能證明艾景會主張的事實,艾景會應對其舉證不能承擔法律后果,并且經公安機關偵查后,沒有證據表明艾景會的腰包里有現金22272元。因此,對艾景會該項訴求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條、一百零六條第一款,《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七條第一款、第十一條、第十八條第一款、第三十五條第三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條的規定,判決:一、萬福隆公司應自本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二日內向艾景會賠償手機和小靈通損失1275元。二、駁回艾景會的其它訴訟請求。本案受理費951元,由艾景會負擔800元,萬福隆公司負擔150元。
上訴人艾景會不服一審判決,上訴稱:一、一審判決以我所舉證據"不具有唯一性,并不形成證據鏈,不能證明原告主張的事實",認定我沒有損失22272元沒有法律依據,違反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條、第七十二條、第七十三條的規定,是適用法律錯誤。1、我向一審法院所舉證據是在特定時間、特定環境中形成的證據,體現了民事訴訟證據的真實性、關聯性和合法性。我于2005年10月11日從北京來到三亞準備對正在裝修的住房進行驗收,來到三亞后因住房未裝修完,只好住在賓館。10月17日我從三亞工商銀行取款5萬元買電器家具等物品,所剩余款和各種票據、證卡、鑰匙等統統放在腰包內,帶在身上,這段時間我所有的錢、卡、證等貴重東西都裝在腰包內,無法存在賓館內,一直到10月22日我去萬福隆公司購物丟失。這段時間是特定的時間、特定的環境,我所舉證據具備證據的真實性、關聯性和合法性,符合民事訴訟證據的高度蓋然性要求。2、萬福隆公司沒有舉出一份證據對我進行反駁,因此,一審法院認定"上訴人對其舉證不能承擔法律后果"沒有法律依據,萬福隆公司沒有舉出證據進行反駁應認定其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條、第七十二條、第七十三條,概括起來以下三點內容:一是"誰主張誰舉證",舉不出證據要承擔不利后果;二是一方當事人舉出證據,另一方當事人舉出相反證據不足以反駁的,要承擔不利后果;三是雙方當事人對同一事實分別舉出相反的證據,要判斷哪一方舉出的證據證明力明顯大,對證明力較大的予以確認。一審法院不對本案當事人所舉證據進行具體綜合分析、鑒別、判斷、審核認定,背離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訴訟規則,拋開、否認我所舉證據,對無證據支持的萬福隆公司予以認可,是明顯的適用法律錯誤。二、我以民事案件向一審法院起訴,而一審法院始終適用"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原則進行審理,而且以公安機關偵查結論為本案證據,不采信我提供的證據,顯然錯誤。本案涉及到萬福隆公司三名保安員馮舒豐、丁紅燦、崔聰聰對我的腰包幾次打開尋找錢物。公安機關偵查階段只抓到丁、崔二人,馮舒豐在逃,至今未歸案,公安機關只憑丁紅燦、崔聰聰二人偵查所作終結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我損失的依據。三人所涉及的全案還沒有終結。因此,一審判決萬福隆公司賠償我手機和小靈通損失1275元,只是我損失的一部分。據此請求:1、撤銷三亞市城郊人民法院(2006)城民一初字第14號民事判決。2、改判萬福隆公司賠償我損失23547元(包括手機和小靈通損失)。3、本案一、二審訴訟費由萬福隆公司承擔。
審 判 長 尹合歡
審 判 員 陳關榮
審 判 員 何冰
二○○六年十二月十五日
書 記 員 柴華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對申請回避的復議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罰款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合議庭評議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執行通知書(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執行通知書(無期徒刑用)
2020-10-14查詢犯罪嫌疑人存款、匯款通知書(回執)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撤回抗訴決定書(送達受理抗訴的人民法院)
2020-10-14檢察建議書
2020-10-14提請許可采取強制措施報告書
2020-10-14詢問筆錄
2020-10-14×××公安局準予會見涉密案件在押犯罪嫌疑人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拘留證
2020-10-14×××公安局重新計算偵查羈押期限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拘傳證
2020-10-14換押證
2020-10-14×××公安局調取證據清單
2020-10-14×××看守所刑滿釋放證明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指定管轄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不立案理由審查意見通知書
2020-10-14起訴意見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