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傷,又稱工傷、職業傷害、工傷、工傷,是指勞動者在從事專業活動或與專業活動有關的活動時遭受的不利因素傷害和職業病。為正確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結合行政審判的實際情況,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傷保險條例》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第一條人民法院審理工傷認定行政案件,應當以主管機關出具的事故責任認定書、結論意見和人民法律,認定是否存在第十四條第(六)項“個人主要責任”等情形,《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六條第(二)項規定的醉酒、吸毒和第十六條第(三)項規定的自殘、自殺,除有足以推翻事故責任認定和結論的相反證據外,以法院生效判決和其他法律文書為依據意見。
上述法律文書不存在或者內容不明確,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對前款事實作出認定的,人民法院應當結合其提供的有關證據,依法予以審查。《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六條第一款對“故意犯罪”的認定,應當以偵查機關、檢察機關、司法機關的有效法律文書或者結論意見為依據。第二條人民法院受理工傷認定行政案件后,發現原告或者第三人在提起行政訴訟前已經申請勞動仲裁或者以存在勞動關系為由提起民事訴訟的,暫停審理行政案件。第三條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認定下列單位為工傷保險責任承擔單位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一)職工與兩個以上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發生工傷事故時,由所在單位承擔(二)勞務派遣單位派遣的職工在用人單位工作期間發生工傷或者死亡事故的,以派遣單位為工傷保險責任單位;(三)本單位派往其他單位工作的職工因工負傷或者死亡的,由指定單位承擔工傷保險責任;(四)用人單位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將承包業務轉包給不具備用人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者自然人,該組織或者自然人聘用的職工在從事承包業務時因工負傷的,用人單位應當承擔工傷保險責任;(五)個人掛靠其他單位對外經營,從業人員因工負傷的,掛靠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單位。
依照前款第(四)項、第(五)項的規定,工傷保險責任單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或者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有權向有關單位要求賠償,單位和個人繳納工傷保險金后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提取。第四條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認為下列情形屬于工傷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一)勞動者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受到傷害的,用人單位或者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沒有證據證明是非工作原因造成的;
(2)職工參加用人單位組織的活動或者用人單位指派參加其他單位組織的活動時受傷;
(3)在工作時間內,員工在與其工作職責相關的多個工作場所之間的合理區域內旅行時受到傷害;
(4)在工作時間內和合理區域內,與履行工作職責相關的其他傷害。第五條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認為下列情形為“外出務工期間”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一)勞動者因工作需要被用人單位指派或者在工作場所以外從事與工作職責有關的活動的期間/(二)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外出學習、開會的期間;(三)勞動者需要外出工作的其他活動期間。
勞動者在外出期間因與工作、學習、用人單位安排的會議無關的個人活動受傷,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不予認定為工傷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第六條人民法院對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認為“在上班途中”的下列情形,應當予以支持:(一)在上班途中,應當選擇工作地與居住地之間的合理路線,經常居住地和單位宿舍在合理時間內;
(二)在合理時間內上下班,在工作地點和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之間有合理路線;
(三)從事日常工作和生活需要的活動,在合理時間和合理路線上下班;
(4)在合理時間和其他合理路線上下班。第七條因不屬于勞動者或者其近親屬的原因超過工傷認定申請期限的,其延誤時間不計入工傷認定申請期限。
有下列情形之一,申請時間延誤的,認定為非因職工本人或者其近親屬原因造成的:
(一)不可抗力;
(二)限制人身自由;
(三)因用人單位原因造成的;
(4)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登記制度不完善;(5)當事人因存在勞動關系申請仲裁、提起民事訴訟。第八條勞動者因第三人的原因受到損害的,勞動者或者其近親屬向第三人提起民事訴訟或者取得民事賠償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職工因第三人原因受傷,經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作出工傷認定,職工及其近親屬未向第三人提起民事訴訟或者未取得民事賠償的,而訴訟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繳納工傷保險金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職工的工傷是由第三人造成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以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向第三人提起民事訴訟為由拒絕繳納工傷保險金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第三方已支付的醫療費用除外。第九條申請人、用人單位隱瞞有關情況或者提供虛假材料,造成工傷認定錯誤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可以在訴訟中依法予以糾正。
工傷認定依法更正后,原告不申請撤訴,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在作出原工傷認定時有過錯的,人民法院應當作出確認侵權行為的判決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沒有過錯的,人民法院可以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第十條最高人民法院原司法解釋與本規定不一致的,從其規定。
工傷不僅關系到員工的生命健康權,也關系到公司的經濟利益,社會上存在著許多工傷糾紛,因此國家一直高度重視這一問題。如果您遇到復雜情況或有其他問題,律師協會還提供律師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反擔保幾天可以解除
2021-03-18遺贈扶養協議公證常識
2020-12-02贈與合同可撤銷的情形
2020-12-10法律是如何規定虐待的
2020-11-21哪些交通事故將不予理賠
2020-12-23臨時用工算雇傭關系嗎
2020-12-20企業不執行勞動調解協議怎么辦
2021-03-21勞動仲裁訴訟到法院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3公司稱已繳納社保卻未交如何處理
2020-11-08保險合同要怎么合法訂立
2021-03-14對保險合同效力有什么規定
2021-01-05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的效力
2020-11-23保險合同是格式合同嗎
2021-02-11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征
2021-03-18精打細算購買旅游意外險
2021-03-20保險人傷事故處理流程
2020-11-18調解可以在保險公司嗎
2020-12-17以房養老保險方式是不是合法的
2021-02-03交通事故造成車輛損壞的,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予理賠
2021-01-09被保險人喪命誰能依法獲賠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