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是勞動法律關系的主體、內容和客體。勞動法律關系主體是指依照勞動法規定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勞動法律關系的參與者,包括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即雇主和雇員。根據我國《勞動法》,工會是集體勞動法律關系的主體。勞動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指勞動法律關系主體依法享有的權利和義務。由于勞動法律關系是一種雙重關系,當事人是權利義務的主體,因此一方的義務就是另一方的權利。根據《勞動法》的規定,勞動者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有獲得勞動報酬的權利,有休息休假的權利,有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有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有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申請解決勞動爭議的權利和法律規定的其他權利。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定,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健全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勞動法律關系客體是指勞動法律關系主體權利義務的客體,即勞動法律關系的目的和結果。如勞動、工資、保險福利、工作場所、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等主要內容:勞動法律關系的主體,一是勞動者,勞動者必須是自然人,包括中國公民、外國人和具有勞動能力的無國籍人;二是用人單位,包括企事業單位、機關、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和個體工商戶。
2。內容:指雙方依法享有的權利和義務。客體:勞動法律關系主體雙方權利義務的客體,是勞動法律關系的目的和結果,如勞動、工資、保險待遇、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衛生安全等,以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勞動法第一條:“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國家通過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創造就業條件,擴大就業機會。《勞動法》第十條規定,國家通過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創造就業條件,擴大就業機會。勞動法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和個體經濟組織(包括外商投資企業)。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簡稱用人單位)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
勞動關系的認定
勞動關系自受雇之日起建立。《勞動合同法》第十條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錄用之日起一個月內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關于你提出的“什么樣的關系構成勞動關系”的問題,我們已經理清了。勞動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分別是勞動法律關系的主體、內容和客體。勞動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指勞動法律關系主體依法享有的權利和義務。如果您有任何問題,歡迎咨詢我們的律師。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是有誰
2021-01-02醫療糾紛證據
2021-01-29宅基地可以出租嗎
2021-02-03在工地干活砸掉了兩顆門牙,如何申請工傷賠償
2021-03-18產品質量投訴書怎么寫呢
2020-11-08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可以被繼承
2020-12-07民事案件法院傳可以不去嗎
2021-02-06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1-03-02合同尾款收不回怎么辦
2021-02-21違反治安管理立案能撤銷嗎
2020-11-11離婚訴訟的十大誤區
2021-03-14包工活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2-14道路施工占住商戶有賠償嗎
2021-02-20什么是房產調查
2020-11-29承攬關系與雇傭關系如何區分
2021-02-19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1-02-04宜昌市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0人壽保險的保單現金價值可以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嗎
2021-01-04什么是萬能壽險,萬能壽險在實踐中的優勢有哪些
2020-12-02定期壽險具體有什么特點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