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勞動調解組織?
如發生勞動爭議,雙方可自由協商。協商不成的,可以找調解組織調解。調解成功的,可以簽訂調解協議。根據《勞動法》有關規定,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向下列調解組織申請調解:
1。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
2。依法成立的基層人民調解組織。鄉鎮、街道設立的具有勞動爭議調解職能的組織。
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是在職工代表大會領導下,負責調解企業勞動爭議、協調企業勞動關系的群眾性組織。調解委員會由職工代表、企業行政代表和企業工會代表組成。職工代表由職工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管理方由企業指定,工會代表由企業工會指定。調解委員會辦公室一般設在企業工會。根據《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組織工作規則》第七條規定,企業可以設立調解委員會。設有分廠(分公司、分公司)的企業,可以分別在總廠(總公司、總公司)和分廠(分公司、分公司)設立調解委員會。第八條規定,調解委員會由下列人員組成:職工代表、企業代表、企業工會代表。職工代表由職工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企業代表由企業法定代表人指定;企業工會代表由企業工會委員會指定。每一方選出或指定的代表只能代表一方參加調解委員會。調解委員會的具體組成人員由職工代表大會提出,并符合企業的法定要求。值得注意的是,企業代表人數不應超過調解委員會成員總數的1/3。沒有工會組織的企業,調解委員會的設立和組成,由職工代表和企業協商決定。
勞動調解協議是強制性的嗎?
調解協議在性質上屬于合同性質,不具有強制執行力。這一方面是由企業調解委員會的性質決定的。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不是司法、仲裁機構,也不是行政機關,而是在職工代表大會領導下,專門處理企業內部勞動爭議的職工群眾性組織。因此,企業勞動爭議調解不同于審判和仲裁活動。調解活動的參與者在訴訟活動中沒有權利和義務。調解委員會不具有處理勞動爭議的強制權利,調解達成的協議也沒有法律效力保障。另一方面,《勞動法》第八十條和《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十一條都規定,通過調解達成協議的,當事人應當自覺履行。如果雙方或一方不履行協議,應承擔什么樣的法律責任沒有明確規定。這也說明,調解委員會的調解協議不具有法律約束力,而主要取決于當事人之間的承諾、信任和道德規范,取決于雙方當事人的自覺履行。因此,任何一方違背承諾,不履行協議的,另一方和調解委員會都不能強制執行協議的履行。基于以上介紹,調解協議在性質上屬于合同性質,不具有強制執行力。相信通過閱讀以上介紹,您對勞動調解組織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您對此有任何法律問題,請咨詢律師網,他會給你專業的答案。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一年多沒申請怎么處理
2020-12-17銀行查資金流動算侵犯隱私嗎
2021-03-09更換駕照去車管所還是交警支隊
2020-12-14逼婚是否侵犯婚姻自由
2020-11-11勞動合同變更后還有效嗎
2020-11-16職業病可以自己去鑒定嗎
2021-03-13什么情況下繼承權會喪失
2020-12-18交通違法記錄與個人信用掛鉤嗎
2020-12-02無合同用工超過多久不能追訴
2021-01-23父母遺產兄妹如何分配
2020-12-25集資房是什么意思
2020-12-13試用期不合格也不肯離職怎么辦
2020-11-18實習期工資怎么算
2020-11-15公司申請破產不給員工補償是否合法
2020-12-06發生哪些事故時保險公司可以不賠償
2021-01-05航班取消怎么辦
2021-02-01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存在的問題及難點
2021-02-01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四)
2021-01-10保險合同給人下“套”
2020-11-11購買交通保險應注意什么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