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單位必須承擔法律責任,通過調整崗位、降低工資等手段迫使勞動者離職。一、根據我國《勞動合同法》,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不得支付經濟補償金。因此,在司法實踐中,許多用人單位為了減少經濟補償金的支付,采用調崗、減薪、派工、安排升學等手段,惡意強迫勞動者自愿辭職。工人被迫離開后能得到補償嗎?在這種情況下,勞動者能否提出強制辭職并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用人單位雖然有自決權,但受到法律的嚴格限制,特別是在調整勞動者職務和工資時,必須與勞動者達成協議,否則無效。在司法實踐中,雖然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中經常規定“因生產經營需要調整勞動者職務的,勞動者應當無條件服從”或者“在勞動合同履行過程中,用人單位有權轉移或者變更勞動者職務”,該協議應無效,因為調整職位和降低工資是對勞動合同的根本性修改,同一法律第35條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協商一致的,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的內容,而勞動合同的變更應當以書面形式進行,“因此,用人單位必須與勞動者達成一致意見,調整崗位,降低工資,否則是違法的。同時,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能否強制勞動者離職,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趙金濤律師認為,工作和工資屬于勞動條件。用人單位以工作崗位調整、減薪、派工、安排升學等方式惡意迫使勞動者自愿辭職的,擅自改變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條件的,勞動者當然可以,以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規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為由,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三是建議用人單位強迫員工離職時,員工應先與用人單位協商解決問題。協商不成的,可以到勞動監察部門投訴,要求用人單位停止違法行為,恢復原崗位、原工資;也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同時,勞動者必須保留用人單位強制辭職的相關證據,如錄音、電子郵件、公司蓋章等文件,以便糾紛發生后能夠據理力爭。非常感謝您的閱讀。以上是《中國日報》編輯整理的有關調職減薪是否合法的法律內容律師網. 我希望它能幫助你。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會為你提供在線律師咨詢。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裝修合同未約定違約金,逾期了怎么辦
2021-02-15房子被燒怎么賠償
2020-12-08下班后兼職違反勞動法嗎
2020-11-28中秋節、國慶節超時加班違反勞動法嗎
2021-02-08企業改制后是否需要建立新賬
2021-01-06車禍出院后應該該先走哪個程序
2020-12-18強迫寫欠條如何取證
2021-01-25小額民事訴訟可以不開庭直接判決嗎?
2020-12-04工傷事故多久終止合同
2021-03-11代位繼承人生活困難的話可以要求多分遺產嗎
2021-02-15房屋中介有權收取中介費嗎
2020-12-04工傷解除勞動合同有哪些賠償
2021-01-28認定勞動關系的存在可依據哪些憑證
2021-03-14用人單位單方面變更工作崗位如何賠償
2020-12-08單位交意外保險工傷怎么賠償
2020-12-05新車自燃廠家賠嗎
2021-02-11保險合同解除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2-19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處理
2021-03-11離婚給孩子交的保險能分割嗎
2021-03-25財產保險合同中給付保險賠償金須遵守哪些原則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