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轉讓收益的構成:持有收益和純處置收益一般來說,股權投資通常取得兩種收益,一種是投資者作為股東在持有期間從被投資企業取得的股利,另一種是取得的收益如果轉讓收益高于最終轉讓或處置股權時取得股權的成本,則由投資者承擔。在我國稅法中,前者稱為股權投資收益,后者稱為股權轉讓收益。理論上,股利一般稱為“持有收益”,因為它是投資者在持有股權期間取得的收益,而最終轉讓股權取得的一次性收益稱為“處置收益”。根據我國現行企業所得稅法,這兩種收入的稅收待遇是不同的:對于股息收入,投資者可以免稅(外商投資企業)或抵免(內資企業);財產轉讓所得需要全額計入投資者的應納稅所得額和應納稅所得額繳納企業所得稅。
雖然股權的“持有收益”和“處置收益”看起來非常清晰,但實際上是相互交叉的,這體現在股權的“處置收益”可能包含一部分股利收益。對應于股權轉讓前投資者應分享的被投資企業累計盈余公積和累計未分配利潤。被投資企業將留存利潤全部提前分配給股東的,屬于股息收入,可以享受免稅或抵免的待遇。如果被投資企業不進行分配,留存收益將導致股權轉讓價格的上漲,從而將股息收入轉為全額征稅的股權轉讓收入,增加投資者的稅負,客觀上造成重復征稅。從這個意義上講,“股權處置收益”可以分為“純處置收益”和“持有收益”,后者是指可以計入股權轉讓收益的股利收益。
從納稅人的角度看,稅法最好將股權轉讓收入中包含的持有收益單獨確認,作為股利處理。稅法未作區分,將股權轉讓的價差作為處置收益的,投資者只能通過強制被投資企業進行盡可能多的分配,并在利潤分配后轉讓股權的方式,減少處置凈收益,從而減輕股權轉讓的綜合稅負。顯然,這種以股東稅收為導向的利潤分配方式,對一些現金流不足或急需資金擴大經營的企業會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業匯票是什么,商業匯票的種類和特點是什么
2020-12-11協商解除勞動合同需要支付補償金嗎
2021-02-14工資發兩張卡工傷賠償怎么認定工資
2021-01-12提供格式合同一方有什么責任
2021-01-11擔保合同沒有寫時間怎么辦
2021-03-09立約定金合同的法律效力
2020-11-23闖紅燈如何界定,誤闖紅燈怎么辦
2020-12-08集資房屬于什么房產性質
2020-12-31劃撥用地手續有哪些
2021-01-172020年勞動合同法關于經濟補償金的法律規定
2020-12-14員工簽訂七天無工資試用期是否合法
2021-01-12勞動者辭職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16投保時一定要注意保險的法律責任問題
2020-12-17保險糾紛訴訟與調解對接機制建設的疑問有哪些
2020-12-01本案已經獲得侵權人賠償后被保險人能再否向保險公司申請賠償
2020-11-13機動車出險如何合理獲得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7企業必須繳納社會保險費用嗎
2020-12-19保險中追溯期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22保險受益權的產生
2020-12-01兼業保險代理人形式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