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著作權法》和《著作權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有兩種情形:一般情形和特殊情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規定,公民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工作任務而創作的作品,是職務作品。職務作品的作者與單位之間存在勞動法律關系,職務作品是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安排工作人員履行職務而創作的
一般來說,作者享有著作權,包括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等,作品的完整性保護權、使用權和報酬權一般來說,著作權雖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其經營范圍內有優先使用權。作品完成后兩年內,未經單位同意,作者不得允許第三方以與單位相同的方式使用作品。經單位同意,作者和單位可以按照約定的比例分配報酬。這里兩年的期限從作者將作品交給單位之日起計算。在特殊情況下,作者享有署名權,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其他著作權。包括下列情形:(一)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意志創作,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的作品;(二)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等職務作品,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物質技術條件創造的,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負責的計算機軟件等。”(三)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享有著作權,行政法規或者合同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服務作品的發表權和其他財產權的保護期為50年,至該作品首次發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止。但作品創作完成后五十年內未發表的,享有著作權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變更或者終止后,其財產權在上述保護期內的,不再受著作權法保護,本法所稱財產權,是指著作權法第十條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即著作權人應當享有的復制權、發行權、租賃權、展覽權、表演權、放映權、廣播權、信息網絡傳輸權、電影制作權、改編權、翻譯權、編輯權和其他權利,國家機關的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譯文不受保護
第二,時事新聞;簡單事實新聞是指只報道事件的過程、時間、地點和人物,不表達記者意見的新聞。簡單事實新聞的傳播可以通過報紙、雜志、電視、廣播等大眾傳媒進行,傳播手段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照片。這種簡單的事實新聞應該屬于時事新聞報道,不受保護3。《著作權法》規定“時事新聞”不受著作權法保護,但傳播者應注明出處。因此,純事實信息不受版權法保護。以引文、廣播等多種形式使用“單獨事實信息”,不侵犯著作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通過大眾傳播媒介傳播的簡單事實新聞,屬于著作權法第五條第二款規定的時事新聞。傳播、報道時事新聞和他人編撰的新聞,應當注明出處p>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連帶責任多久可以撤銷
2021-03-08乙方沒有履行租房合同怎么辦
2021-02-23申請勞動爭議仲裁時效期間是多久
2021-01-09交通事故死亡賠償協議書
2020-11-20無責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1-02-01夫妻一方與小三約定分手費,另一方可以主張返還嗎
2021-01-15農村承包土地確權糾紛哪個單位管
2021-02-20中介買賣房屋風險怎么防范
2021-02-15競業限制單方簽字生效嗎
2021-03-05第三方勞務派遣合法嗎
2020-11-10用人單位能否在服務期內扣押員工證件
2020-12-23海南省改制關閉破產國有企業職工安置辦法
2020-12-12小貨駕駛證實習期能扣分嗎
2021-01-21什么是投資型保險
2021-01-01扶老人險中是真撞人而不是被訛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21被保險人違反保證保險公司可以拒賠嗎
2020-11-28失業保險基金損失是否可以追回
2021-03-23電子保單好不好呢
2021-02-08城市土地可以轉讓嗎
2021-03-09協議拆遷簽訂協議時應該注意些什么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