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經品牌授權銷售的法律后果是什么p>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擅自銷售他人品牌商品屬于侵權行為。商標為注冊商標的,構成侵犯商標權,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有關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七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一)未經商標注冊人許可,在同一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二)未經商標注冊人許可,在同類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同類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三)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四)擅自偽造、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的,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擅自銷售偽造、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六)故意為他人侵犯商標專用權提供便利,幫助他人實施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對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的損害? 因本法第五十七條所列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之一發生爭議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不愿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認定侵權成立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或者請求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處理,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銷毀主要用于制造侵權貨物和偽造注冊商標標志的侵權貨物和工具。違法經營額在5萬元以上的,可以處違法經營額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經營額或者違法經營額不足5萬元的,可以處25萬元以下的罰款。五年內侵犯商標兩次以上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從重處罰。如果賣方不知道該貨物侵犯了注冊商標專用權,并能證明該貨物是自己合法取得的,并能向賣方說明,對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有爭議的,當事人可以請求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調解,或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調解,調解書生效后,當事人不達成協議或者不履行協議的,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起訴。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擅自銷售他人品牌商品屬于侵權行為。如果該品牌是注冊商標,將構成對商標權的侵犯,并應承擔賠償的后果。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來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個人申請傷殘鑒定要什么手續
2021-02-25打人致人輕微傷要賠多少錢,一般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25科創板是什么
2021-03-14公司并購和收購的不同之處有哪些
2021-03-24假釋與減刑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9新三板是什么,如何購買新三板股票
2020-12-09家里失火國家有賠償嗎
2021-02-21勞動合同不變更要賠償嗎
2020-11-09商業銀行授信中設置歧視性要求怎么辦
2021-01-23框架合同是否需要約定有效期
2021-02-23房改集資房屬于什么性質
2021-01-17房產贈與給兩個人怎么繳稅
2020-12-30房地產投資技巧
2020-11-19未到期的勞動合同能否解除
2021-01-17商業秘密保密協議怎么寫
2020-11-27公司沒有陪產假違法嗎
2021-01-19私人幼兒園疫情不上班有工資嗎
2020-12-14意外傷害保險費率
2021-02-01新《保險法》的溯及力問題
2021-01-12一起復雜的船舶保險合同糾紛訴訟案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