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傷情況。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因工作原因發生事故受傷的人員。在工作時間前后的工作場所,從事與工作有關的準備或收尾工作,并因事故受傷。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他們因履行職責受到暴力和其他事故的傷害。外出工作期間,因工負傷或者因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因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受傷的,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和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傷的人員。在部隊服役、因戰爭和工作致殘、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后復傷的職工
發生工傷事故或者被診斷為職業病的,由所在單位給予補償,自事故發生之日起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申請工傷鑒定。有特殊情況的,經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批準,可以適當延長申請期限。第二,用人單位自事故發生之日起一個月內未申請工傷認定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可以自事故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認定為工傷事故之日起一年內,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職業病首先,受傷職工經過治療,病情相對穩定或醫療結束,如有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具備勞動能力鑒定;第二,用人單位、受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應當向市設區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勞動能力鑒定,并提供受傷職工的工傷鑒定證明、身份證復印件和相關病歷;三是設區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應當自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必要時,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的期限可以延長三十日。四是用人單位或者受傷職工個人收到市設區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的勞動能力鑒定函后,可以向省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自收到鑒定結論之日起15日內重新鑒定。申請工傷保險待遇經過工傷認定申請和勞動能力鑒定程序后,下一步就是申請工傷保險待遇。根據我國《工傷保險條例》的有關規定,工傷職工享受以下工傷保險待遇:醫療費、住院伙食補貼、護理費、停工期間工資和留薪一次性傷殘津貼,傷殘輔助設備費、傷殘津貼、一次性工傷醫療津貼、傷殘就業津貼、一次性工傷死亡津貼、喪葬費、撫恤金,對因公死亡的人員可以領取
當然,不同程度的殘疾和一次性殘疾津貼是不同的。具體如下:一級傷殘27個月,二級傷殘25個月,三級傷殘23個月,四級傷殘21個月,五級傷殘18個月,六級傷殘16個月,7級傷殘13個月,8級傷殘11個月,9級傷殘9個月,10級傷殘7個月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談共享單車押金難退:初步的監管辦法內容有哪些
2021-03-25股權激勵解禁后多久可以行權
2020-11-18紅字發票信息表怎么填
2021-01-25申請先予執行的裁定時間
2020-12-07輕微撞車逃逸扣12分后多久能重考駕照
2021-01-07競業限制名字簽錯有效力嗎
2020-12-20企業濫用試用期的情形有哪些
2021-03-18大學生見習期權益應由誰來保障
2020-11-17飛機航班延誤賠償標準
2020-11-08建筑工程保險的性質及其特點有哪些
2021-01-16哪些事故保險公司墊搶救費
2021-01-26保險合同能否繼承
2021-01-13交強險實施后車賠付要如何去計算呢
2020-12-17拼車一族該如何購買有效的保險
2021-02-22保險專家提醒:先用眼再動手才保險
2021-03-07土地承包合同撤銷補償問題
2021-02-06出讓土地上的房屋可以拆了重修嗎
2021-01-10土地轉讓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05國家土地流轉政策是怎樣的
2021-02-20探析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糾紛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