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超齡職工死亡能否認定為工傷p>
超齡農民工一般是指已到退休年齡的農民工。據統計,我國50歲以上農民工占17.1%,應超過4600萬人。2010年,50歲以上農民工比例僅為12.9%。因此,2010年超齡農民工比例將繼續上升,最高人民法院行政法庭在《關于對用人單位在工作時間內和因工死亡的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外來務工人員是否適用工傷保險條例的請示》的批復中明確提出對于工傷傷亡,應適用《工傷保險條例》的相關規定進行工傷認定
其次,“超齡”勞動者能否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一直存在爭議。根據《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自勞動者就業之日起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勞動者依法開始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勞動合同終止。”但《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規定:“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合同終止”,即使勞動者達到退休年齡,不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勞動合同也終止,2010年9月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規定,用人單位與已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者領取養老金的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并提起訴訟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應當根據勞動關系處理。法官意見:在法律沒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下,司法實踐的原則應當是平衡雙方利益,維護勞動力市場正常秩序,在現有法律框架內引導勞動力市場規范發展。因此,可以將其視為一種特殊的勞動關系,其工作時間、勞動保護、最低工資等參照2010年《勞動法》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七條規定,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者領取退休待遇的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根據勞動關系處理。因此,對于離退休人員來說,他們不受勞動法律法規的約束,而是適用相關的民法,如民法通則、合同法、侵權責任法等,因此,在離退休人員管理中應注意以下問題:。因為民法遵循意思自治原則,所以首先適用雙方當事人的約定。如果雙方沒有協議,可以補充協議。如果不能達成協議,可以按照協議的相關規定或行業習慣執行。未確定的,可以依照合同法的有關規定執行。可見,勞動關系的法律約束力不如勞動關系。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雙方沒有達成協議,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就會不明確,這將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因此,貴公司需要與員工簽訂勞務協議。原則上,人身傷害賠償的法律法規應當適用于因工負傷的離退休職工,但有些地方認為屬于工傷,如上海。對此,貴公司應按當地法律法規處理。為規避風險,建議為員工購買商業保險
如果雙方沒有特別約定,一般司法實踐不會支持員工的經濟補償請求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公證怎么收費
2021-02-10哪些面積不應該計入公攤面積
2021-02-11勞務派遣合同終止的情形
2021-03-18財產保全還需要自己抵押什么嗎
2020-11-28定金、違約金、損害賠償金三者之間的關系
2020-11-24是否可以申請強制探望子女
2021-01-23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可以復議嗎
2021-01-18交通意外保險怎么賠償
2021-01-01半路夫妻領證后有繼承權嗎
2020-12-21變更勞動合同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1-28勞務派遣協議范本
2021-01-16浙江省疫情期間工資怎么發放
2021-02-27保險公司中需要罰款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12飛機延誤險怎么理賠
2021-03-16飛機航班延誤賠償規定
2020-12-04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可以是公司嗎
2020-11-19走人行道撞了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15保險欺詐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呢
2021-02-11人身保險受益權的喪失
2020-11-24如何定義第三者責任保險的第三者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