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條人民法院對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認為“在上班途中”的下列案件,應當予以支持:(一)在上班途中,應當選擇工作地與居住地之間的合理路線,經常居住地和單位合理時間內的宿舍
(2)配偶、父母、子女在合理時間內往返工作地和居住地(3)從事日常工作和生活所需的活動,在合理時間和路線上下班(四)在合理時間內其他合理路線上下班——《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2014年6月18日),發審[2014]9號[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政策]
26(3) “上下班途中”應包括職工在合理時間內往返住所和工作單位的合理路徑——《最高人民法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行政審判處理指引(一)〉的通知》(2014年2月24日,發辦[2014]17號
[最高人民法院批復]
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你《關于翟**、鄒**訴。肥城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工傷行政認定書》已收到。經研究,鄒平在下班回濟南住處途中發生機動車事故受傷,適用《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六)項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非固定住所到工作場所的路線是否屬于“上班途中”的批復》(2008年8月22日,[2008]星塔字第2號
[最高人民法院公報案]
北京**飯店有限公司訴。北京市朝陽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第二審行政判決書)摘要: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六款規定,職工在上下班途中發生機動車事故受傷的,認定為工傷。要從保護工傷事故受害人的角度,全面正確地認識“上班路上”,“上班路上”原則上是指職工上下班在住所和工作單位之間的合理路徑。根據日常生活的實際情況,勞動者上下班的路徑不是固定的、不變的、唯一的,而是有多種選擇,用人單位無權加以限制。只要員工上下班在住所和工作單位之間有合理的路徑,就屬于“上班途中”。至于路線是否最近,不影響“上班途中”的認定。職工上下班途中發生機動車事故,行政機關依法認定為工傷的,用人單位以事故發生地不在勞動者的工傷路線上為由,請求撤銷行政機關的工傷認定,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六)項規定,職工在上下班途中發生機動車事故,應當認定為工傷。對本規定中的“上下班途中”要有全面正確的認識,“上下班途中”應理解為職工在合理時間內往返于住所和工作單位之間的合理路徑。這條路可能有許多選擇,不一定是固定的、不變的和獨特的。這種路徑不能機械地理解為從工作單位到員工住所最近的路徑,也不能理解為員工經常選擇的路徑,更不能將雇主提供的路徑理解為員工上下班必須選擇的唯一路徑。根據日常社會生活的實際情況,員工在居住地和工作單位之間可能有多種合理的通勤路徑。只要勞動者為了上下班,在合理的時間內居住地與工作單位之間的合理路徑上,就屬于“上班途中”。至于員工選擇什么樣的路線,路線是否最近,不影響“上班途中”的認定。本案中,根據行政機關調查和現有證據,2006年9月20日上午,陳**從住所出發,到上訴人國宇賓館公司工作。陳衛東家住北京市朝陽區大屯南路**小區,**酒店公司位于北京市朝陽區安外**里。從北京的實際地形來看,陳衛東的住所在**酒店公司的西北部。事故發生在朝陽區北辰西路安翔北路東口,**酒店公司西側。雖然位置不在自制的陳**住處到**酒店的交通路線圖上,但也在陳**上班的合理路線之內。因此,可以認定陳**在上班途中因機動車事故死亡,朝陽區勞動局作出的工傷認定是合法的,應當予以維持,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參考案。信宜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工傷行政認定案(行政審判指導案117號)
判決依據:在非常規工作的情況下,對通勤的理解應根據性質、特點、性質、性質、性質等進行,以及工作條件一般的社會生活經歷和社會原因,結合機動車事故是否發生在合理時間和合理路段等因素,綜合判斷事故的發生是否出于“通勤目的”
本案當事人之間的主要區別在于如何理解《關于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十五條中的“合理時間”江蘇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蘇勞社一[2005]6號)。對此,上述文件規定的“合理時間”和“合理路線”是兩個相互關聯的概念,屬于上下班途中機動車事故傷害不可或缺的時空概念,不應單獨對待。結合本案,他**早上上課中午吃午飯后,在回學校的路上,騎摩托車摔倒。他返校的目的很明確,應該把返校時間認定為合理時間,而不是僅僅機械地把11:40到13:40的時間認定為合理時間
蔣**主編,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編:《中國行政審判案件》,第三卷,中國法制出版社2013年版,第188-189頁。福建省龍巖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社會保障行政確認案(行政審判指導案33號)
判決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六)項規定,職工在上下班途中因機動車事故受傷的,應當給予賠償被認定為工傷。”本規定所稱“上下班途中”,應當理解為勞動者往返居住地和工作單位的合理路徑,有依法對轄區內的從業人員是否屬于工傷作出行政確認的權限,有權以證據為依據進行工傷認定,被告的行政主體具備資格。本案原告及第三人對被告的工傷認定程序無異議。經審查,被告人的工傷認定決定符合《工傷保險條例》和《工傷認定辦法》的相關程序要求,其工傷認定程序合法。原告對第三人于2007年2月19日14時30分許在新羅區紅坊鎮川鄉路段發生交通事故致人受傷的事實無異議。本案中,原告對“上下班途中”的理解僅限于從第三人龍崗生活區休息宿舍到工作場所的范圍,不符合《工傷保險條例》的立法宗旨。這個理由沒有法律依據。根據第三人的申請,本案被告人經核實后依法作出了工傷認定。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程序合法,適用法律正確,應當予以維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上市公司嗎
2021-01-09解除收養關系糾紛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04交通事故鑒定收費標準
2020-12-16雙重除斥期間以哪個為準
2020-12-19主合同與擔保合同之間的效力是什么關系
2021-01-14學生在學校做游戲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07關于不辭而別員工的處理建議
2021-02-05簽訂勞動合同要注意的九個事項
2020-12-23事實勞動關系確認糾紛
2021-01-13工傷認定能否直接認定勞動關系
2021-01-12員工簽訂七天無工資試用期是否合法
2021-01-12如何提防人壽保險合同條款中的陷阱
2021-03-10雇主責任險保險合同
2020-12-15保證保險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15保險理賠員駕車撞事主 車主趴車頭被甩開
2020-12-12保險人能否因保險標的物轉讓未批改而拒賠
2020-12-25貨車貨運出險理賠所需的資料
2020-12-01存款保險費率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021-03-08分紅保險主要特點及購買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06在房子上刮下來一板磚把車砸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