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通常在《員工手冊》及相應的公司規章制度中規定各種勞動紀律條款,并制定各種看似合理的辭退員工條款。請注意,這里的解雇條款只是“表面上”和“合理的”。這合法嗎?特別是在法律沒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下,是否合法已經成為一個需要在實踐中討論和驗證的話題
在實踐中,法律將非常嚴格地確定解雇的條件。除《勞動法》有明確規定外,必須以達利為依據,否則不得輕易解雇公司。歸根結底,勞動法是一部保護勞動者的法律。它不僅符合私法原則,而且植根于社會法,即保護工人并維持其穩定就業,同時也在更深層次上維護社會和諧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39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經證明在試用期內不符合勞動條件的;(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三)嚴重失職的,(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嚴重影響本單位完成工作任務的,(五)有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情形,勞動合同無效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第二段“嚴重違反雇主的規章制度”往往成為解雇雇員是否合法的分水嶺。在實踐中,公司的規章制度是由本單位人事部門制定的,人事部門負責人畢竟沒有學過法律。有的單位甚至沒有人事部門,制定的規章制度是否合法值得懷疑。一旦既定制度不被法院承認,對雇員的單向解雇即成為非法解雇。例如,一些單位會規定員工在工作中小睡幾次后可以被解雇。事實上,盡管上班睡覺違反了公司的勞動記錄,但這并不是重大過失,也不一定會導致解雇;另一個例子是,缺勤幾天的員工可以被解雇。但是,在行使解雇權時,該單位忽視了向員工發出解雇通知。未履行告知義務,未及時為員工辦理離職手續,并出具工作退單。如果單位缺乏證據證明曠工,員工有充分理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87條在最終辭職程序日期前提交仲裁并申請工資等,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按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兩倍向勞動者支付補償金
因此,用人單位在制定勞動紀律時應當謹慎,咨詢更專業的法律顧問,最好聘請專業的法律顧問提供常年服務
作者:龔玲律師
2015年2月在上海科尚律師事務所撰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上市公司嗎
2021-01-09侵犯知識產權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2021-01-17產品一樣商標不一樣算侵權嗎
2021-01-02哪些使用注冊商標行為應限期改正
2021-03-06護照辦理的流程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9民事法律規范都包括哪些
2021-02-10交通事故鑒定收費標準
2020-12-16個人獨資企業能否履行合同責任
2021-03-20房子70年產權到期后怎么辦?民法典草案規定:自動續期,可免費?
2020-11-07未簽訂勞動合同是一裁終局嗎
2020-11-17未成年人是否可以做生意
2020-12-09意外保險條例的保障范圍
2021-03-24如何認定保險合同的效力
2021-03-05重復保險如何賠付
2021-02-08什么是保險人?
2020-12-23司機太激動操作失誤,乘車人被本車壓傷,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1-01-26保險人如何計算保險額
2021-02-20保險欺詐的載體是如何的
2020-12-04誰需要投保出口產品責任保險?
2020-12-06買保險真的是"越多越好"嗎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