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
(2012年12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1566次會議通過)
為了正確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結合民事審判實踐,對適用法律的幾個問題作如下解釋:
第一條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不得受理因缺乏管轄權而發生的勞動爭議案件。當事人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分別按照下列情形處理:
(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沒有管轄權的,通知雙方向有管轄權的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二)經審查發現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有管轄權的,應當通知當事人申請仲裁,并將審查意見書面通知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仍不受理,當事人就勞動爭議提起訴訟的,應當受理。第二條仲裁裁決的種類由仲裁裁決決定,但以P>
如果仲裁裁決沒有規定該裁決是最終的或非最終的,并且雇主拒絕接受仲裁裁決并向基層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則應根據以下情況分別處理:
(1)經審查認為仲裁裁決非終局性的,基層人民法院應當受理;(2)經審查認為仲裁裁決是終局的,基層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應當告知用人單位可以自收到駁回裁決之日起30日內向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所在地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仲裁裁決;如果被接受,則應裁定駁回該訴訟第三條用人單位申請撤銷終局裁決的,應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合議庭在審查文件、調查詢問當事人后,認為沒有新的事實、證據或者理由,不需要開庭審理的,可以不開庭審理。中級人民法院可以組織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達成調解協議的,可以制作調解書。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調解協議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第4條當事人認為有必要的,可以共同向人民調解委員會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申請司法確認。第五條勞動者非本人原因是原用人單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作,原用人單位未支付經濟補償金,勞動者依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與新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或新雇主向員工提出終止或終止勞動合同。在計算支付經濟補償或補償的工作年限時,如果該單位的工作年限與新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合并,則員工要求調至原用人單位,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如果用人單位滿足以下情況之一,則應確定其屬于“非因個人原因從原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到新用人單位工作”:(I)勞動者仍在原工作場所和崗位工作,勞動合同主體由原用人單位變更為新用人單位;(二)用人單位以組織聘任或者聘任的形式調動勞動者的;(三)因用人單位合并、分立而轉移勞動者的;(四)用人單位及其關聯企業輪流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五)其他合理情形。第六條當事人在勞動合同或保密協議中約定競業禁止,但未約定在勞動合同終止或解除后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履行競業禁止義務,要求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終止或者解除前十二個月內,按照勞動者平均工資的30%按月支付經濟補償金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前款規定的月平均工資的百分之三十低于勞動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勞動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第七條當事人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約定競業限制和經濟補償。當事人解除勞動合同時,除另有約定外,應當發出聘用令,人民法院應當支持要求勞動者履行競業限制義務的,或者在勞動者履行競業限制義務后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第八條當事人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約定競業限制和經濟補償。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后,因用人單位原因,經濟補償金三個月未支付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持勞動者解除競業限制協議的請求。第九條競業禁止期間,人民法院應當支持用人單位解除競業禁止協議的請求。
解除競業限制協議時,勞動者要求用人單位向勞動者額外支付三個月的競業限制經濟補償金,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第十條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協議,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后,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繼續按照協議履行競業限制義務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第十一條勞動合同未發生書面變更,但經口頭變更的勞動合同已實際履行一個月以上,變更后的勞動合同有效勞動合同內容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國家政策、公共秩序和良好風俗習慣。如果當事人以非書面形式聲稱勞動合同變更無效,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第十二條用人單位與工會組織解除勞動合同,符合《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第四十條的規定,但不符合《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勞動合同法》第43條規定,如果事先通知工會,員工以用人單位非法終止勞動合同為由要求用人單位支付賠償,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業主在訴訟前已糾正了相關程序。第十三條《勞動合同法》實施后,因用人單位經營期滿,勞動合同終止。第十四條外國人、無國籍人未依法取得就業證,在中國境內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香港> < A/>特別行政區居民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地區未依法取得就業證的內地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當事人要求確認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持有外國專家證書并獲得外國專家在中國的工作許可證。在中國與雇主建立雇傭關系的外國人可被視為勞動關系。第十五條本解釋施行前法院發布的有關司法解釋與本解釋相抵觸的,自本解釋施行之日起不再適用。
本解釋實施后尚未終審的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本解釋;在本解釋實施前已經終審的,當事人按照審判監督程序申請再審或者決定再審的,不適用本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尋釁滋事找律師有用嗎
2021-03-24金融許可證應該載明什么內容
2021-02-04就業協議的有效期限怎么算
2021-03-16身體不好沒盡到贍養能分撫恤金嗎
2021-01-21政府拆遷司法提存的程序
2021-01-31擔保合同中質物滅失怎么辦
2021-01-08委托擔保合同
2020-11-26合同無效錢要退還嗎
2021-03-17村民違法建房如何處罰
2021-03-09伯父可以把房產贈與侄子嗎
2021-01-23先通知解除合同還是直接起訴解除合同
2021-03-16實習期簽署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2-17調崗不同意離職能要賠償嗎
2020-12-22用人單位單方面調崗降薪勞動者如何應對
2021-02-28調崗通知范文
2020-12-15解除勞動關系引發勞動糾紛
2021-02-27定期壽險的保險期限有多久,定期壽險適宜哪些人群
2021-01-17團體意外險期限是多久
2021-03-02保險合同要怎么合法訂立
2021-03-14保險合同約定不明 超規用藥全額理賠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