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簽訂合同時使用假名是否違法取決于具體情況,如果符合刑法第224條的規定,它將涉嫌合同欺詐。該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和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財產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2) 以偽造、變造、無效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為擔保的
(3)沒有實際履行能力的,通過先履行或者部分履行小額合同,誘使對方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4)收到對方支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擔保財產后逃逸以其他方式騙取對方財產的
但是,如果僅出于保護個人隱私的目的使用假名,且合同義務已實際履行,則合同仍然有效且不違法
相關法律知識
合同法第32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當事人以合同形式訂立合同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非法占有、詐騙、詐騙為目的,經雙方簽字或者蓋章后成立(五)另一方當事人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有財產,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予以開除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拘役沒收財產:(一)以虛構的單位名義或者他人名義訂立合同;(二)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財產權利證明作擔保的;(三)無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或部分履行小合同的方式誘使對方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4)在收到對方支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擔保物后逃跑、躲藏的;(5)通過其他方式騙取對方財產
閱讀本文后,我們會根據具體情況了解通過簽訂合同使用假名是否違法。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他們將受到相應的處罰。當他們遇到這個問題時,他們應該學會使用合法的名稱保護他們的權利,以便處理與合同相關的問題。如果您有任何其他問題,歡迎您咨詢luba.com上的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商標侵權如何處罰,處罰方式有哪些
2021-01-26如何理解婚前財產的自然增值
2021-01-26領結婚證要財產公證嗎
2021-03-02杭州公司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2-21房屋抵押登記流程
2021-03-05購房合同不能忽視的協議,補充協議應該涉及的內容有
2020-11-11勞動爭議案件的舉證是如何的
2021-02-10疫情耽誤上班工資怎么算
2021-01-24協議離婚財產分割是否有效
2020-11-18企業如何簽訂非全日制用工合同
2021-01-29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全文
2020-11-17飛機延誤險賠償標準有哪些
2021-02-08保險人對免責條款未履行提示說明需要承擔什么后果
2021-01-28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是什么意思
2021-03-16人身保險合同中“違法行為免賠”條款的理解
2021-01-25保險合同成立與生效如何確定
2021-03-08申請人身保險理賠所需資料有哪些
2020-11-27北京可以注冊保險代理公司嗎
2021-02-07保險法修訂擬擴大保險公司經營范圍
2021-02-17農村集體土地轉讓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