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無效勞動合同
所謂無效勞動合同,是指所訂立的勞動合同不符合法定條件,不能發生當事人預期的法律后果的勞動合同。
【無效勞動合同的構成條件】
按照《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的規定,具備如下三個條件之一的,就可以認定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條款無效:
1.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2.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3.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比如用人單位以辭退或者降薪為要挾,迫使勞動者重新簽署勞動合同,就屬于第一種情況;比如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上約定出現工傷的責任由勞動者自負,就屬于第二種情況;比如在勞動合同中約定試用期為一年,就屬于第三種情況。
對于無效勞動合同,在出臺《勞動合同法》之前,在《勞動法》中就已經有了規定,只不過其中對無效勞動合同的規定只有兩款:
一是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勞動合同無效;
二是采取欺詐、威脅等手段訂立的勞動合同無效。而后出臺的《勞動合同法》則進一步完善了無效勞動合同的情形。
【無效勞動合同的確認】
我們知道,對于勞動爭議采取的是勞動仲裁前置的程序,按照《勞動法》的規定,勞動爭議發生后,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勞動爭議必須先仲裁,只有對仲裁不服的,才能提起訴訟,而不能直接進入訴訟程序。勞動仲裁本是為有效解決勞動爭議而設,但實際效果發揮一般。因為勞動仲裁不是終局的,決大多數勞動爭議由于確實不服或者惡意訴訟,都又進入了訴訟程序,反而增加了勞動者的成本,也浪費了社會資源。因此有學者提議取消勞動仲裁,設立專業的勞動法庭。
對于無效勞動合同的確認,從廣義上講也應屬于勞動爭議,但法律并沒有規定必須進行仲裁,按照《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規定,以及《勞動法》第十七條的規定,勞動合同的無效,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確認。從該規定看,當事人有權選擇通過仲裁或者訴訟的方式確認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條款無效。
【無效勞動合同的法律后果】
無效的勞動合同,從訂立的時候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確認勞動合同部分無效的,如果不影響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
如果勞動合同被確認為無效了,是否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就無從保護了呢,事實不是這樣的。《勞動合同法》以及相關的法規、規章等都規定了嚴格的懲罰措施。
按照《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八條的規定,勞動合同被確認無效后,如果勞動者已付出勞動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勞動報酬的數額,參照本單位相同或者相近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如果由于用人單位的原因導致勞動合同無效的,對勞動者造成損害的,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共有房屋拆遷協議夫妻一方簽字有效嗎
2020-11-26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未備案如何處理
2020-12-30承兌匯票到期未付款是否可以追索
2020-12-29民事侵權損害賠償范圍
2021-01-15上海房產繼承糾紛案
2021-02-04如何預防校園性侵事件的發生
2021-02-27買房購房合同霸王條款有哪些情況可以維權
2020-11-20被執行人把房產贈與兒子怎么辦
2021-01-04適用期解決勞動關系是否有限制
2021-03-25什么是承包關系
2021-02-10試用期完離職扣一半工資怎么辦
2021-03-08公司裁員流程是什么
2020-12-22索賠時效有何不同——鐵路保險運輸與保價運輸
2021-03-26房多錢少購足人身保險再投資方為御險上策
2021-03-13二手車車險不予理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18保險合同的概念和特點是什么
2021-01-01保險公司倒閉了保險怎么辦
2021-01-13皮革制品是否屬于保險范圍
2020-12-28保險公司對第三者險應如何處理
2021-03-07法律對于土地承包權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