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析】本案的焦點在于勞動合同中可否約定勞動者違約的經濟賠償責任。《勞動法》第31條規定,“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第一百零二條規定“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的條件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事項,對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據此,王認為,《勞動法》只規定了在勞動者未按照規定提前三十天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與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事項對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這兩種情況下,勞動者才應承擔賠償責任,在其他任何情況下勞動者都無需承擔賠償責任。因而,其認為培訓協議中的賠償條款違反《勞動法》是無效條款。
而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與二審法院的意見是,勞動合同的違約責任與違反《勞動法》的法律責任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勞動法》第102條規定的勞動者違反法律規定的條件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事項而應承擔的責任是一種法律責任。勞動合同違約責任條款作為勞動合同的必備條款之一,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自行協商的結果,只要其內容沒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就是合法有效的。勞動部辦公廳《關于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有關問題的復函》(勞辦發〔1995〕324號)規定,“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無需征得用人單位的同意。超過三十日,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出辦理解除勞動合同的手續,用人單位應予辦理。但由于勞動者違反勞動合同有關約定而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依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和勞動合同的約定,由勞動者承擔賠償責任。”此案應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及上述文件的規定辦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司注冊資金認繳不夠怎么辦
2020-11-25土地以租代征合法嗎
2021-01-19行政復議能復議幾次
2020-12-29企業虛報收入如何處罰
2020-12-25什么是商標變更
2021-02-09在我國毒駕被抓一般怎么處罰
2020-11-13離婚財產如何分配離婚財產分配原則
2021-02-01申請強制執行能否同時申請將對方列入失信人員名單
2020-12-06哪些交通事故會扣車
2020-11-15房地產開發企業不正當經營會受到什么處罰
2021-01-31肺炎疫情期間辭退員工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0-12-05賣自己的銀行卡犯法嗎
2021-02-02超越代理權的行為有哪些
2021-02-23房子被火燒了,還有一層可以往上建嗎
2020-12-23無房產證房屋可以抵押嗎
2020-12-18競業限制離職不補償是否生效
2020-12-29身份證過期了簽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1-28雇主怎么在勞動合同上免責
2021-01-16競業限制補償金比例是什么,競業限制補償金有什么規定
2021-02-202020勞動力外包出現意外傷亡誰負責,賠償多少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