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合同后可得利益損失該不該賠
依據我國合同的規定,解除合同后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也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一百一十三條?【損害賠償的范圍】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合同解除的程序有哪些
具有解除權的一方當事人行使解除權解除合同,應履行一定的程序。協議解除的,雙方達成合意,成立解除協議時合同解除;按《合同法》第?96條的規定,約定解除或法定解除,須由解除權人通知對方當事人,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解除合同應當辦理批準、登記手續的,依照?規定。
如《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第14條規定,合營企業如發生嚴重虧損、一方不履行合同和章程規定的義務、不可抗力等,經合營各方協商同意,報請審查批準?機關批準,并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主管部門登記,可終止合同。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的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根據合同履行情況,指根據履行部分對債權的影響。如果債權人的利益不是必須通過恢復原狀才能得到保護,不一定采用恢復原狀。如果債務人已經履行的部分,對債權人根本無意義,可以請求恢復原狀。
根據合同的性質,指根據合同標的的屬性。根據合同的屬性不可能或者不容易恢復原狀的,不必恢復原狀。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合同的規定,解除合同后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也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雇傭關系與承攬關系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29行政非訴執行案件如何審查
2021-01-27家庭暴力導致離婚案例
2020-12-25開庭后調解成功的訴訟費由誰承擔
2021-03-11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怎么認定
2020-11-28父母去世房產繼承有期限嗎
2021-03-23夫妻能對財產進行約定嗎
2021-02-08免責條款怎么履行告知義務
2021-03-26雇傭關系能認定工傷嗎
2021-01-31老人超市摔倒應該誰負責
2021-03-242020年公租房申請書范文怎么寫
2020-12-03個人產權的住房能否被強制拆遷
2021-01-16要向被裁掉的員工支付補償金嗎
2020-11-19河南技校女生實習期間汞中毒賠償調解結案
2021-01-13保險公司有哪些重點問題
2020-12-08如何兌現投保人與保險人對保險合同的履行職責
2020-12-27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是什么意思
2020-11-10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3-05保險理賠中對哪些事情要進行監督檢查
2021-03-18從車險爭議看保險人賠付責任的認定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