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業禁止與競業限制的不同
一、競業限制與競業禁止的區別
1、競業禁止是法定義務,不能約定解除;而競業限制是約定義務,企業違反競業協議承諾未支付補償,勞動者經催告后仍不付補償,此時勞動者可以行使對競業限制協議的合同解除權,免除相應的競業限制義務。單位提前1個月通知可以放棄競業限制。
2、競業禁止針對的是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而競業限制針對的是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可以包括董事、高級管理人員。
3、競業禁止針對的是在職人員;而競業限制針對的是離職人員。
4、競業禁止針對的在職人員只要未離職,就一直適用;而競業限制針對員工的限制為離職2年以內。
5、單位對競業禁止人員不需要支付補償;而單位對競業限制人員在離職后必須補償,而不是在職期間支付保密費。
6、競業禁止的生效是依據法律(只要成為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而競業限制以單位支付補償金為生效條件,補償金不明的,雙方可協商,協商不成的,用人單位應按照勞動者此前正常工資的20%—50%支付補償金。
二、競業限制與競業禁止的定義
競業禁止,又稱為競業回避、競業避讓,是用人單位對員工采取的以保護其商業秘密為目的的一種法律措施,是根據法律規定或雙方約定,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或勞動關系結束后的一定時期內,限制并禁止員工在本單位任職期間同時兼職于業務競爭單位。
限制并禁止員工在離職后從事與本單位競爭的業務,包括不得在生產同類產品或經營同類業務且有競爭關系或其他利害關系的其他業務單位任職;不得到生產同類產品或經營同類業務且具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兼職或任職;不得自己生產與原單位有競爭關系的同類產品或經營同類業務。
競業限制,是用人單位對負有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的勞動者,在勞動合同、知識產權權利歸屬協議或技術保密協議中約定的競業限制條款,即勞動者在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內不得再生產同類產品、經營同類業務或有其他競爭關系的用人單位任職,也不得自己生產與原單位有競爭關系的同類產品或經營同類業務。限制時間由當事人事先約定,但不得超過二年。競業限制條款在勞動合同中為延遲生效條款,也就是勞動合同的其他條款法律約束力終結后,該條款開始生效。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如果違反了競業禁止的規定的,勞動者是需要支付用人單位一定數額的違約金的,如果有勞動爭議的,可以向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固定期限合同員工可以拒絕解雇嗎
2021-01-01喪偶后原婚姻關系是否有效
2021-01-04交通事故處理程序有什么流程
2021-01-19人被車撞后怎么處理原則
2020-12-12對單位處分不服可以仲裁嗎
2021-01-02企業申請破產應提供什么材料
2021-03-04離婚退彩禮怎么退
2021-03-13訴訟保全擔保怎么寫
2021-01-06非工傷醫療期滿后如何賠償
2021-03-15發生工傷事故后 應該如何申報工傷事故
2021-02-08停崗留薪人員年限到了后還能回原單位上班嗎
2021-01-15能否對離退休人員進行勞務派遣
2020-12-18關于拖欠工資和調崗事宜征詢
2021-01-16再保險公司有什么樣的問題
2021-03-18保險合同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是什么
2020-11-10意外傷殘理賠手續是什么
2021-02-11對方逃逸醫藥費對方保險公司給嗎
2021-01-02保險人在多少天內可以全額退款
2020-12-09對保險經紀人的禁止行為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0當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怎么處理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