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遭無故辭退,勞動者怎么辦
如果勞動者符合用人單位招聘錄用中所列明的聘用條件,而且在工作當中也不存在能力不足等問題,那么勞動者可以考慮起訴用人單位,要求其與勞動者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給付經濟賠償金等。
賠償額度為經濟補償標準的兩倍。經濟補償標準是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另外,如果勞動者的月工資高于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應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其中,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經濟補償計算基數中工資的確定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后,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計算經濟補償金的“工資”標準如何確定?實踐中很多用人單位在計算經濟補償時,以勞動者的最低工資或基本工資作為計算基數,損害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這就必須理解“工資”的含義。
勞動法中的“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一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實踐中勞動者的工資一般有基本工資、應發工資、實發工資之分。基本工資通常是用人單位給勞動者設定的底薪,一般未包括加班工資、津貼、補貼、福利待遇等。應發工資是指勞動者提供正常勞動按照法律規定應當獲得的全部工資,包括了基本工資、加班工資、獎金、津貼等。實發工資是勞動者每月實際拿到的工資,通常會被扣減一些費用,比如代扣代繳社會保險費、所得稅,扣伙食費、房租費等,勞動者實際到手的金額通常會比應發工資少。經濟補償金的計算應當以勞動者的應發工資作為基數,而不是以基本工資、實發工資為基數。基本工資僅僅是勞動者工資的一部分,顯然不能作為經濟補償的計算基數,而實發工資并不能真實體現勞動者的工資水平,比如用人單位不按規定支付加班費、克扣工資等違法行為都可導致實發工資低于勞動者實際的工資,顯然也不能作為經濟補償的計算基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商鋪經營權轉讓合同范本
2020-12-08行政復議的被申請人包括哪些人
2020-12-29標準專利權人是否可以尋求禁令救濟
2020-11-13有規定孩子三周歲內離婚歸媽媽嗎
2021-01-29贍養父母是責任還是義務
2020-12-18工傷有工資嗎,工傷工資怎么規定的
2020-11-28置業顧問收客戶錢違法嗎
2020-11-24勞動合同期限未滿可以辭職嗎
2020-12-24保密協議沒有保密費合法嗎
2021-01-18試用期后降薪違法嗎
2020-12-16什么情況必須先進行勞動仲裁
2020-12-24兒童意外險限額是多少
2020-11-21養老概念股一覽有哪些
2021-01-23企業財產最低起保費是多少
2020-12-19飛機延誤什么時候給賠償
2021-01-25張某訴某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3-16火災原因不明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10重復保險的司法認定
2021-01-16什么是無過失責任險
2021-02-14肇事者醉酒保險公司咋賠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