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可以對案件延期審理的情形:
1.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重新鑒定或者勘驗的。在法庭審理中,有關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向法庭申請新的證人到庭作證、調取新的物證、重新鑒定或者勘驗,法庭應當認真審查上述申請,如果認為這些申請是合理的,有可能影響到對事實真相的斷定,甚至是被告人有罪或者無罪的判斷,應當同意申請,當庭無法解決的,可以決定延期審理,等新的調查取證工作、鑒定、勘驗工作完成以后,再開庭審理。
2.檢察人員發現提起公訴的案件需要補充偵查,提出建議的。檢察人員作為公訴案件中支持公訴的一方,應當在法院開庭審理時,有足夠確實、充分的證據指控被告人的罪行。檢察人員應當在開庭前認真調查取證,做好準備工作,在庭審過程中,如果發現了被告人犯罪的新的證據或者發現原有的證據還不夠確實、充分,為了準確、及時查明犯罪事實,懲罰犯罪分子,可以向法庭提出補充偵查的建議,法庭接受的,可以決定延期審理。人民檢察院應當在一個月之內補充偵查完畢,將收集的指控被告人犯罪事實的證據提交人民法院,由人民法院決定再次開庭審理。
3.由于當事人申請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翻譯人員或者鑒定人回避而不能進行審判的。上述人員與案件有利害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的公正處理的,當事人有權申請他們予以回避。在法庭審判過程中,當事人申請有關人員回避,合議庭認為其申請無理,依法駁回的,則審判活動繼續進行。如果合議庭對當事人的申請需要調查研究,不能當庭決定的,或者是合議庭認為有關被申請回避的人員確應回避,需要更換其他人員的,可以決定延期審理。
法律規定法庭在上述三種情形下可以對案件延期審理,其目的是為了準確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應當強調的是,法庭審判活動是嚴肅的,必須依法進行,除上述三種情形外,不能隨便以任何理由決定延期審理,以保證刑事訴訟活動的順利進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法幾年未發現違法行為就無效
2020-12-18打官司怎樣請律師,委托律師打官司注意事項
2020-12-29冤假錯案取保候審可以申請國家賠償嗎
2020-12-29試點納稅人銷售使用過的固定資產如何納稅
2021-01-13掛牌公司如何分立
2021-03-18如何處理交通事故
2021-03-24判處2年徒刑可以假釋嗎
2020-11-12如何能打贏借條官司
2020-12-25生父能取消其繼承權嗎
2021-01-14車子做了抵押貸款還能再次貸款嗎
2020-11-15護工合同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4廠里集資房什么意思
2020-12-20勞動合同能隨意變更嗎?
2020-11-17提前終止勞動合同
2021-02-21產品責任險條款(國內)
2020-11-20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上訴案
2021-01-12家庭財產保險的保險責任
2020-11-10弄清免責條款 保險合同上沒簽字鬧糾紛
2021-03-06改裝后的車如何理賠
2020-11-21非機動車拒賠同等責任賠付如何處理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