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委托付款合同
裁判主旨:委托貸款的委托人,可以受托銀行為被告提起訴訟(在履行委托貸款協(xié)議過程中,因借款人不按期歸還貸款而引發(fā)糾紛的,委托人可以受托人銀行作為被告提起訴訟。)
A公司、B公司、銀行三方協(xié)商,約定B公司向A公司提出書面借款請求,A公司與銀行簽訂《委托貸款委托合同》,B公司與該行簽訂《委托貸款借款合同》,A公司與銀行之間系委托代理關系,A公司通過銀行將資金提供給B公司使用,三方當事人之間建立的是委托貸款合同關系,后來B公司未向A公司償付借款;在此情形下A公司該如何行使訴權?
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百零二條關于“受托人以自己的名義,在委托人的授權范圍內與第三人訂立的合同,第三人在訂立合同時知道受托人與委托人之間的代理關系的,該合同直接約束委托人和第三人,但有確切證據證明該合同只約束受托人和第三人的除外。”的規(guī)定,就本案件而言,因B公司知道涉案貸款系A公司委托銀行發(fā)放的事實。
第一種訴訟策略:
可根據代理歸上原則關系,A公司可依法以自己名義直接向B公司主張權利。可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2014)民申字第57號:**啟德置業(yè)有限公司與**鑫海投資有限公司、齊魯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濟南城西支行其他委托合同糾紛申請再審案;關聯(lián)文書二審最高人民法院(2012)民二終字第131號
第二種訴訟策略: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如何確定委托貸款協(xié)議糾紛訴訟主體資格的批復(法復[1996]6號)中提及如下:在履行委托貸款協(xié)議過程中,由于借款人不按期歸還貸款而發(fā)生糾紛的,貸款人(受托人)可以借款合同糾紛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貸款人堅持不起訴的,委托人可以委托貸款協(xié)議的受托人為被告、以借款人為第三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可根據該批復,在受托人(銀行)消極起訴的同時,該委托人A公司可以受托人銀行為被告、以借款人B公司為第三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可參考廣東東莞中院(2007)東中法執(zhí)字第269號“東莞市**物流有限公司與**安彩集團成都電子玻璃有限公司、**森廣東顯示器件有限公司東莞分公司、**賽格日立彩色顯示器件有限公司執(zhí)行糾紛案”,見《被執(zhí)行人到期債權的執(zhí)行》(許-鵬),載《人民司法.案例》(200904:32)
附:
《貸款通則》第七條“委托貸款,系指由政府部門、企事業(yè)單位及個人等委托人提供資金,由貸款人(即受托人)根據委托人確定的貸款對象、用途、金額期限、利率等代為發(fā)放、監(jiān)督使用并協(xié)助收回貸款。貸款人(受托人)只收取手續(xù)費,不承擔貸款風險”的規(guī)定,A公司與B公司、銀行三者通過協(xié)議建立的是委托貸款法律關系,亦是各方當事人之間的真實意思表示,內容不違反我國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
案例二:債務轉移合同
裁判主旨:在債務轉移中,通過債務的讓渡使得原有合同關系中的當事人債權債務關系發(fā)生變化。
甲公司、乙公司簽訂建筑施工合同,實際C公司為實際投資人,后因原告無法繼續(xù)投資施工,遂于甲乙雙方簽訂退場協(xié)議。約定:甲、乙雙方均自愿同意解除“原合同”,乙方及丙方退出項目施工。乙方委托甲方支付目前項目所花費的材料、人工費等。并同時約定乙方需全面協(xié)助清理債務,于2013年1月底前將確認的債務委托給甲方,與業(yè)主的結算和該項目的一切債權債務與丙方無關。由乙方委托甲方直接代付,分期支付,如甲方違反付款約定須按日1‰的資金風險金賠償丙方。但甲方支付丙方部分費用后便不再另行付款。
裁判主旨:本案的退場協(xié)議是甲乙丙三方意思自治的簽訂,對合同各方的當事人均有約束力;存在于本案件的關鍵爭議點是如何確定法律關系,究竟該行為是委托付款形式還是債務轉移形式?
在合同中約定由甲方直接支付,采用分期付款的期限模式,如違約則甲方按照1‰的資金風險金賠償丙方,其實質合同的當事人變更為甲丙雙方,乙退出了原有存在的合同關系;如甲不履行或延期履行將直接承擔對丙的違約責任。本案三方關于項目結算中一切債權債務與丙方無關的約定說明甲乙之間的法律關系不影響本案的債務轉移,所以本案的適當被告應為甲方。
此類案件典型是在民間借貸合同糾紛中,尤其是在公民之間尤為突出。有公民甲某乙某丙某三人,乙某為甲某的債務人,甲某為乙某的債權人,后經過甲某的同意,由第三人丙某代其乙某承擔債務向甲某進行清償,倘若丙某到期未予甲某進行清償,甲某起訴該如何確定訴訟主體?甲某直接以丙某為被告,但是在訴訟策略上甲某會考慮鏈接效應,一起確立為訴訟主體,之前這種方式不太理解,現在在實習中慢慢理解;訴訟代理人根據法院裁判的不確定性來預測案件發(fā)展的方向性。就此類案件,法院的主審法官裁判方式都會遵循如下模式:一、判決三者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轉移有效;二、乙某與原告甲某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滅失,乙某與原告甲某已不享債權。
對于如上的訴訟策略方式以確定原被告雙方,就本人看來,誰做原告誰做被告在訴訟主體這一確定性上沒有任何的偏差,關鍵在于自己的委托代理人如何去運用。
委托付款與債務轉移兩者之間的區(qū)別,主要圍繞如下兩點進行展開:
其一,法律概念(定義)的差別
委托付款存在于債權債務關系中的債權人方,向其債務人開具付款委托書,委托債務人向該債權債務關系之外的第三方支付款項,其第三人在現實中通常是債權人的債權人。此情形下的付款委托書可能存在于債權人手中或第三人手中,談論此處時有點像票據法中的票據持有人向付款人請求付款一樣,但往往銀行是作為付款人,所以類比一下銀行想要做某企業(yè)或某個人的債務人難度比較大,需要大雄厚的資本。相對而言,債務轉移的概念就簡單許多,主要是指合同的債權人、債務人與第三人之間達成協(xié)議將合同債務轉移給第三人承擔,債務轉移必須三方達成一致真實的意思表示。
其二,法律后果不同。
從之前的概念可以得知委托付款是在當事人采取委托付款的情形下,債權人委托其債務人向第三方支付款項的形式,原債權債務關系的當事人并沒有發(fā)生變化,第三方與債務人之間并沒有產生直接的債權債務關系。倘若,債務人未按照委托付款書進行付款所產生的違約責任,第三方仍應當向債權人主張,而不宜對債務人主張。債務轉移的法律關系之中,原有債權人退出了原合同關系之中,由作為受讓債務的新債務人向原有債權人進行清償。倘若,新債務人未按照合同進行清償所產生的違約責任,債權人應當向新債務人主張,而不宜對原債務人主張。
在如今市場經濟交易、手段呈現多樣化的環(huán)境下,各類主體在處理三方甚至多方之間債權債務中,全面厘清兩者之間的差異性很有必要以此來選定符合自身交易的模式,從而達到事先預防和規(guī)避交易所帶來的法律風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補償協(xié)議簽訂主體包括政府部門嗎
2021-01-29軟件盜版卸載后還存在侵權嗎
2021-01-17掛靠車輛掛靠人和被掛靠人承擔連帶賠償
2020-11-21公司什么情形下可以回購公司股權
2021-03-19行政執(zhí)法行為的分類
2021-03-17欠款合同幾年失效
2021-02-15軍人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0-11-26婚姻自由的行使必須符合法律的規(guī)定
2021-02-08經濟賠償金有上限嗎
2020-11-22撫養(yǎng)權拒絕執(zhí)行怎么處理
2020-11-26職工受工傷能否另索精神損害
2020-12-22在試用期離職領導不批準怎么辦
2021-02-22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02保險代理人的三大種類
2021-02-17車輛發(fā)生了保險事故因該怎么辦?
2021-01-31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續(xù)期)合同怎么寫
2020-11-09房屋征收的拆遷補償方案有哪幾種
2020-11-25買拆遷戶房子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6深圳坪山區(qū)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的許可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19房屋拆遷補償協(xié)議的常見陷阱有哪些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