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解書可以適用留置送達制度嗎
不可以適用。
調解書應當直接送達當事人本人,不適用留置送達。當事人本人因故不能簽收的,可由其指定的代收人簽收。
1、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關于簡易審的規定)的規定,人民法院在審判過程中,調解達成協議并經審判人員審核后,雙方當事人可以約定調解協議經雙方簽名或捺印生效,人民法院應當另行制作民事調解書。司法實踐中,出現了這樣的情況,人民法院依當事人已約定生效的調解協議制作的調解書,當事人一方或雙方拒絕接受,特別是涉及身份關系的離婚調解書,該如何處理,更是讓法官慎之又慎。在這種情況下,調解書是否可以留置送達,在一些人的認知里又有兩種觀點。
2、一種觀點認為調解書不能留置送達,人民法院應當對未開庭達成調解協議的案件開庭審判;對已經開庭,在庭審過程中達成的調解協議的案件,另行制作判決書;判決結果應以已約定生效且不違反法律規定的調解協議為依據。這是因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之規定,調解書不僅不使用留置送達方式,而且在送達之前,當事人可以反悔;關于簡易審的規定,是司法解釋,其法律效力不能越位于法律規定。
3、另一種觀點認為,在這種情況下,調解書可以留置送達。理由之一、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簡易審的規定,盡管是司法解釋,但是我國法律的淵源之一,對司法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2003年的這個規定,是根據我國司法實踐的具體情況而制定的,更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民事訴訟法實施時間較早,對簡易程序的規定相對概括,而且有不適時性。其二、因為調解協議是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已經人民法院審查,沒有違反法律規定,且當事人已約定了生效時間,如果不能留置送達,將是對當事人意思表示的否定,調解協議約定的生效時間將失去意義。其三、從法經濟學的角度講,留置送達,對當事人來說,可以降低訴訟成本,對人民法院而言,可以避免司法資源不必要的浪費,更能體現公平與正義的價值趨向。
4、究竟是否適合用,現在法律已經有了明確的規定,那就是不能適用留置送達。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醫院治療失誤造成更大損傷追究誰的責任
2021-01-31快遞紅章證明造假如何處罰
2020-11-23抵押權的追及性
2021-03-19事故自行協商賠償協議
2020-12-16海事法院是否受理買賣合同糾紛
2021-01-13傳喚意味著定罪嗎
2021-01-05房本上寫的集體土地可以做抵押嗎
2020-11-10被刑拘后是否可以直接解除勞動關系
2020-11-15公司拖欠生育津貼是否屬于違法行為
2021-03-15航空飛機延誤賠償多少錢
2021-01-05保險合同是如何構成的
2020-12-10人身保險的保險利益應該如何獲取
2021-02-25車輛易主時保險賠償也變嗎
2020-11-18什么是人身保險
2021-02-07100萬三者險撞死人賠多少
2020-11-30無證駕車撞傷行人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27保險的功能有哪些
2021-01-14從事保險活動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2020-12-28試論保險受益人制度
2021-01-30什么情況下借款人須購買保險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