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服刑人員民事傳票送達
受送達有在監獄服刑的,法院可以通過委托送達的方式委托監獄部門進行送達。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九十條受送達人被監禁的,通過其所在監所轉交。
受送達人被采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通過其所在強制性教育機構轉交。
二、法律文書送達難的原因
一是被告躲債逃避法律責任。不少民間借貸案件的債務人因經營不佳或投資失敗,資金鏈斷裂后,外出躲債,行蹤不定。當起訴到法院時,被告采取逃避的心態應對法院訴訟,躲避法院的傳喚,規避法律的追責。
二是對拒收文書的當事人缺乏應對舉措。在司法實踐中,有些受送達人想盡各種辦法拒收法律文書,躲避送達。如由于雙方不熟悉,受送達人明明近在眼前,卻擦肩而過。再如有個法院在送達時,當事人明明在家,就是不開門,送達干警在當地居委會人員地見證下,找來開鎖匠強制開門,當事人反而進行報警,法院干警在與公安人員進行溝通時,當事人卻趁機逃脫。再如有些當事人起訴前還在家,而法律文書送達時就玩起了失蹤。對于當事人的這些躲避行為,缺乏相關的法律應對舉措,辦案人員只能窮盡一切措施進行尋找,送達難愈發突出。
三是被告是公司的,其地址不詳,注冊不實。在訴訟案件中,不少被告是公司,在送達方面同樣存在著許多困難。在實際案例中,有些公司在工商登記的地址并不準確,可能是地址變更未及時登記或者其他原因,導致法律文書不能順利送達。有些公司所在地只是臨時租賃的,即所謂的皮包公司,出事后人去樓空,送達工作也就無法達成。被告尤其是外地公司的,增加了送達難度,工作人員千里送達無功而返時有發生,大大降低了送達效率。
四是法律對下落不明界定標準不明確。法律規定,對當事人下落不明的可采取公告送達方式,但是何種情況下可構成下落不明的情形,需要哪方面的證明材料規定不詳。實踐中很多案件當事人并非不在住所,而是當法律文書送達時,故意躲避或者更換聯系方式,使得法律文書無法送達。在當前,維穩形勢嚴峻,信訪案件居高不下的大背景下,辦案人員對是否采取公告送達拿捏不準,案件能拖則拖,影響了辦案效率。
五是在網絡信息日益發達的大背景下,電子送達方式急需出臺法律依據。《民事訴訟法》中新增了“電子送達”這一方式,電子送達具有及時、便捷的特點。但是電子送達方式在實際案件中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沒有相關依據證明當事人是否接收到法律文書。這就使得電子送達缺乏操作性,在實際工作中只處于探索階段,不能普遍應用。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務派遣員工檔案如何管理?
2021-01-22企業使用童工單位如何處罰
2021-03-05離婚律師收費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22020年新三板上市條件與標準是什么
2020-11-19交通肇事罪一般判幾年
2021-01-07北京房產糾紛律師:北京市房地產抵押登記辦理程序
2021-01-14要約與要約邀請有哪些區別
2021-02-02口頭約定產生糾紛是否屬于合同糾紛
2021-02-14入職被發現畢業證是假的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3-17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愛人簽可以嗎
2020-12-11企業退休養老金相關規定是什么
2020-11-09拒付加班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1-07出口產品責任保險中產品危險程度是如何劃分的
2020-11-14海上運輸保險的承保范圍
2020-11-16陳某訴一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2“快處快賠”理賠:五大流程
2021-02-20保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2-06保險公司財產損害賠償答辯狀
2021-01-17汽車沒買保險交警查到會怎樣處理
2021-02-26超載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