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保證公正、及時地仲裁經濟糾紛,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臺州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仲裁委員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以下簡稱仲裁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則。
第二條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可以依法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仲裁委員會不受理因下列糾紛或爭議提出的仲裁申請:
㈠婚姻、收養、監護、扶養、繼承糾紛;
㈡依法應當由行政機關處理的行政爭議;
㈢勞動爭議和農業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農業承包合同糾紛。
經仲裁庭審理后確認案件屬于前款內容的,依法予以駁回。
第三條仲裁實行一裁終局制度。仲裁委員會作出的裁決,具有法律效力,對各方當事人均有約束力。裁決作出后,當事人不得就同一糾紛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也不得再申請仲裁。
第四條當事人協議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即視為同意按照本規則進行仲裁。但當事人另行約定且經仲裁委員會同意的,可從其約定。
第五條仲裁委員會設立仲裁員名冊,仲裁委員會認為必要時,可以設立特定專業的仲裁員名冊。
仲裁員由仲裁委員會從對法律、經濟貿易等方面具有專門知識和實際經驗的中外人士中聘任。
第六條仲裁委員會主任履行本規則賦予的職責,副主任、秘書長受主任的委托可以履行主任的職責。
第二章仲裁協議
第七條當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決糾紛,應當雙方自愿達成仲裁協議。沒有仲裁協議,一方申請仲裁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
第八條仲裁協議包括合同中訂立的仲裁條款和以其他書面方式在糾紛發生前或者糾紛發生后達成的請求仲裁的協議及其補充協議。
仲裁協議應當具有下列內容:
㈠請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㈡仲裁事項;
㈢選定仲裁委員會的意思表示。
第九條仲裁協議獨立存在,合同的變更、解除、終止或者無效以及存在與否,不影響仲裁協議的效力。
仲裁庭有權確認合同的效力。
第十條當事人可以對仲裁協議的效力或仲裁案件的管轄權提出異議。當事人對仲裁協議的效力或仲裁案件的管轄權有異議,應當在首次開庭前以書面形式提出;當事人協議不開庭的,應當在首次提交答辯書前以書面形式提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糾紛中沒有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0-11-26被財產保全后能否也申請財產保全
2020-12-01外賣送餐員發生交通事故能認定工傷嗎
2021-01-28違法行為人居住地管轄是怎么規定的
2021-03-13關于子女探視權法律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9賣車合同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1哪些情形承包人可以停緩建
2021-03-12掛靠企業違法的責任承擔
2020-12-10拆遷集體土地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6疫情耽誤上班工資怎么算
2021-01-24行政訴訟中,被告能否向人民法院申請調取證據
2020-11-10法院可以強制執行人壽保險保費嗎
2021-01-02綜合意外險保障范圍是什么
2020-11-18保險合同的全面履行原則是什么
2021-01-21如何認定保險合同的效力
2021-03-05人身保險的投保人需要擔負什么義務
2021-02-07保險合同有哪些體現形式?
2021-01-06保險代理人的職責是什么
2021-03-04農村空心房可以隨意拆除嗎
2020-12-02公益拆遷是什么,公益拆遷補償低嗎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