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斥期間是什么意思
新的《民法典》將于2021年1月1日生效,《繼承法》、《民法通則》及其相關解釋的效力于2020年12月31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其他法律將由新的司法解釋所替代。
法律問題必須在除斥期間之內解決,可以直接把其作為法律期限來看待。小編提醒,若是在除斥期間內當事人沒有做出相應的反應,那么則會被視為放棄該權力,所以要謹慎對待。具體如下所述:
除斥期間是指法律規定某種民事實體權利存在的期間。權利人在此期間內不行使相應的民事權利,則在該法定期間屆滿時導致該民事權利的消滅。例如《繼承法》規定,受遺贈人在知道受遺贈的二個月內不作出接受遺贈的意思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這里的二個月就是除斥期間。在民法上,因時間的經過而影響權利的存續或行使的,主要有消滅時效(中國稱訴訟時效)和除斥期間。關于訴訟時效,中國《民法通則》及有關特別法都有比較完整系統的規定,人們對此十分熟悉。而關于除斥期間,立法規定就相對較為分散了,加之其與訴訟時效存在諸多相似之處,司法實踐中人們常常將除斥期間誤認為是訴訟時效,而實際上,兩者在立法宗旨、法律后果等方面存在諸多不同。
特點
1、除斥期間一般是不變期間。不因任何事由而中止、中斷或者延長。
2、除斥期間消滅的是權利人享有的實體民事權利本身,如追認權、撤銷權、解除權等這些形成權(有學者認為,除斥期間也適用于支配權和請求權,如建設用地使用權70年的期間就是除斥期間)。
3、除斥期間規定的是權利人行使某項權利的期限,以權利人不行使該實體民事權利作為適用依據。
4、除斥期間是自相應的實體權利成立之時起算。
所謂除斥期間,是指法定的權利固定存續期間,權利人在該期間不行使權利,該期間經過后即發生權利消滅的法律效果。除斥期間為固定的不變期間,不存在中止、中斷和延長的問題。因而,權利人如欲保全自己的權利,就必須在除斥期間內行使權利,否則,該期間經過后,權利人的實體權利本身便發生消滅。
適用范圍
除斥期間適用于形成權,如撤銷權、解除權等。從立法例看,適用除斥期間的主要有:撤銷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或者顯失公平的合同的期間;撤銷因欺詐或者脅迫訂立的合同的期間;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期間;贈與人行使撤銷權的期間;行使合同解除權的期間等。需要注意的是,法律并非對所有的形成權都設有除斥期間的規定,例如,相對人行使催告權的期間、選擇權人行使選擇權的期間等。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除斥期間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必須在除斥期間之內解決,可以直接把其作為法律期限來看待。小編提醒,若是在除斥期間內當事人沒有做出相應的反應,那么則會被視為放棄該權力,所以要謹慎對待。更多相關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如何繼承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款
2021-02-06法院起訴撤銷合同要多少訴訟費
2020-12-28酒后兩車撞人后均逃逸如何處罰
2020-11-29房產抵押法律風險分析
2020-12-28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監事會對什么事項進行監督
2021-01-19一方違約合同可以終止嗎
2020-11-20自己家修的路不準他人用違法嗎
2020-12-11行政辦事處有處理土地糾紛嗎
2021-03-23執行董事可以外聘嗎
2021-02-20女職工產假時間如何保證,產假期間的工資如何保障
2020-12-11怎么申請復印勞動仲裁庭審記錄
2021-03-08收取違約金的勞動爭議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31定期壽險與終身壽險有哪些區別
2021-01-29人壽保險的作用
2020-11-10以房養老和養兒防老哪個更告譜
2020-11-26保險合同生效后十日內可以取消嗎
2021-01-18國際貨物保險之海上貨運保險合同的程序
2020-11-29游客如何投保境外旅游保險
2021-01-23車輛剮蹭對方全責走保險流程什么樣
2021-01-30單位沒有交生育保險能不能享受到利益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