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土地糾紛要不要報警?可以報警但作用不大。
土地糾紛分很多種,具體問題需具體分析。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確認問題:國家沒有出臺過相關文件,若當地縣(區)級及其以上沒有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確認方案,則交由村集體自行決定(村民自治),政府法院都無權干預,村民開會不通過找到國家也沒用。耕地土地承包權及糾紛問題: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依法具有承包權,故在已經確認成員身份的基礎上,若沒有承包地,可以去縣(區)級土地仲裁部門或人民法院申請,也可以去鄉鎮走上訪程序。若涉及錢的問題,建議去人民法院,因為法院建設時間較長,設施人員比較完備,判定賠償多少考慮的更為全面,且有強制執行力。住宅宅基地問題歸國土部門和法院處理林權問題歸林業部門和法院處理征用集體土地的補償費問題:歸人民法院處理,或走上訪程序
土地糾紛該怎么進行處理
一、雙方協商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條規定,土地糾紛可以通過當事人雙方協商解決。協商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1)自愿,即雙方愿意進行商談,并達成一致協議。任何一方,無論是單位、個人都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對方。任何單位或個人也不得非法干預。
(2)合法,雙方當事人達成的協議必須是合法的,不得違反國家法律法規,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及他人的合法權益。該方法適用于因土地權屬不明、范圍不清、地界沒有標志引起的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糾紛。雙方協商后,應簽訂權屬地界協議書。爭議雙方當事人應當提請當地人民政府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審查備案。
二、行政調解
當事人協商不成的,應申請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調解。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進行調解時應在雙方平等自愿的基礎上進行。調解時,應做到以下幾點:
(1)查明事實,分清是非,明確責任。
(2)依照法律法規、政策進行耐心的說服工作,講明利害關系。
(3)既要符合法律法規,有原則性,又要有靈活性。
(4)爭取有關部門的配合與支持。
三、人民政府處理
人民政府處理即所謂的行政處理。《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條規定,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鄉級人民政府處理的土地糾紛主要是因為主體一方或雙方為個人的土地權屬爭議,爭議范圍不大,數量少,情節不太復雜。為了及時解決土地糾紛,方便群眾,這類糾紛宜由鄉級人民政府處理。但是情節復雜,影響較大的權屬爭議,處理后牽涉登記、發證,因鄉級人民政府無權登記、發證,應由縣級人民政府處理為妥。但鄉級人民政府可以承擔受理。
四、訴訟
訴訟權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之一。任何單位或個人的土地利用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都有權請求國家運用法律來加以保障。訴訟作為土地糾紛處理的一種方法有三種形式,即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和刑事訴訟。
發生土地糾紛要不要報警?土地糾紛在協商解決不了的情況下,可以委托專業的律師來幫助自己解決糾紛,律師會比警察更擅長處理土地糾紛。發生土地糾紛之后要進行維權也要了解相應的法律知識,這時可以來律霸網找律師幫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租賃租金可以抵債嗎
2020-11-23什么樣的智力成果可以獲得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
2021-01-18申請著名商標的條件如何規定
2020-12-24新舊《專利費減辦法》的不同之處
2021-03-11支票日期填寫規定
2021-01-19農民購買、使用直接用于農業生產的農資產品,是否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2021-03-25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3交通肇事行為等于交通肇事罪嗎
2021-03-10申報個人財產包括銀行存款嗎
2021-03-19購房的潛規則都有哪些
2021-03-18房產贈與過戶程序是什么
2020-11-11靈活就業女性退休年齡到底是55還是50
2020-12-10勞務派遣與勞務外包有什么聯系
2021-01-232020年疫情期間辭退員工的補償是多少
2020-12-25車險理賠7個月沒結果
2021-01-20意外事故是否屬于保險責任范圍
2021-01-09預收保險費還未出保險單期間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是否要理賠
2020-12-13汽車保險投保時需注意什么
2021-01-08意外傷害保險介紹
2021-02-19荒山種植承包合同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