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中應當注明報酬(薪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七、十八條規定:第十七條 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三)勞動合同期限;
(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六)勞動報酬;
(七)社會保險;
(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第十八條 勞動合同對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等標準約定不明確,引發爭議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重新協商;協商不成的,適用集體合同規定;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勞動報酬的,實行同工同酬;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勞動條件等標準的,適用國家有關規定。
勞動合同 ,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以下簡稱《勞動法》)第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工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根據這個協議,勞動者加入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事業組織、國家機關、社會團體等用人單位,成為該單位的一員,承擔一定的工種、崗位或職務工作,并遵守所在單位的內部勞動規則和其他規章制度;用人單位應及時安排被錄用的勞動者工作,按照勞動者提供勞動的數量和質量支付勞動報酬,并且根據勞動法律、法規規定和勞動合同的約定提供必要的勞動條件,保證勞動者享有勞動保護及社會保險、福利等權利和待遇。
勞動者和勞動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時,應對雙方的責任和義務進行協商,勞動合同的內容按照雙方協商的內容書寫。一旦出現勞動糾紛的,應該按照勞動合同進行處理,處理不成的應該由當地的勞動管理部門進行審理和判決辦理。
勞動合同書沒有給這么拿失業金
哪些情況下企業解除勞動合同不用付賠償金?
什么是無效勞動合同,有哪些表現形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以租代售合法嗎
2021-01-30放棄行政復議后能再行政復議嗎
2020-12-17中外合資銀行的最低限額注冊資本是多少
2020-11-09滴滴營運證2020年新規定
2021-01-09剛簽的勞務派遣合同改簽外包合同合法嗎
2021-03-08國外飛機延誤賠償是怎么樣的
2021-03-09保險公司如實告知時應提供現金價值表么
2021-01-12對保險法適用范圍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4承包合同書怎么寫
2021-02-01同樣是拆遷,公益拆遷補償怎么不一樣
2021-03-17職工住房的拆遷是怎么補償
2021-02-03棚戶區改造補償不合理怎么辦
2021-03-12企業遇到拆遷,生產設備損耗怎么補償
2021-03-19鄭州拆遷女孩有沒有房子
2021-01-24貨幣補償和產權置換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02“住改非”房屋,拆遷的補償模式,有哪些
2021-02-25國家拆遷還建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2-27拆遷安置對象只有戶主嗎
2021-01-09房屋拆遷補償款太低怎么辦
2020-11-11拆遷過渡安置費補償多長時間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