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裁員賠償金怎么算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p>
根據以上規定,個別裁員的經濟補償計算方式為等同于規模裁減人員為:一個月提前通知金加工作年限乘月平均工資,其中月平均工資和工作年限均有上限。
二、企業該如何合法裁員的?
1、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并提供有關生產經營狀況的資料;
2、提出裁減人員方案;
3、將裁減人員方案征求工會或者全體職工的意見,并對方案進行修改和完善;
4、向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報告裁減人員方案以及工會或者全體職工的意見,并聽取勞動行政部門的意見;
5、由用人單位正式公布裁減人員方案,與被裁減人員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按照有關規定向被裁減人員本人支付經濟補償金,出具裁減人員證明書。
三、什么情形用人單位可以裁員?
用人單位裁減人員直接關系到勞動者的利益,所以法律對用人單位裁員的條件作出了嚴格的規定。根據我國《勞動法》第二十七條、第二十八條的規定,只有當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確需裁減人員,才可以裁員,如果用人單位依據本條規定裁減人員,在六個月內錄用人員的,應當優先錄用被裁減的人員。
綜合上面所說的,公司進行裁員同樣也需要支付一筆賠償金給勞動者,支付的標準就要取決于勞動者工作的年限還有工資的收入才能才能確保勞動者可以得到最終的賠償金額,所以,在處理的時候就要結合實際情況來,這樣才能更好的辦理。
哪些情況下企業解除勞動合同不用付賠償金?
公司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是多少
公司解散代通知賠償金合理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履行完畢后的責任
2020-12-26債務不能履行可以拍賣合伙財產嗎
2021-03-26政府制定的律師服務收費如何確定
2020-11-25一級傷殘鑒定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20發明專利一般值多少錢
2020-12-31哪些物業不能申請抵押貸款
2020-12-16交通違法行為處罰時效多久
2021-02-20監獄每年幾月份報減刑
2021-03-21取保候審和監視居住的期限
2020-11-25孫子能替奶奶打贍養費官司嗎
2020-11-25審判監督程序與再審的區別
2021-03-12訴訟過程中法庭證據的取得有什么途徑?
2021-01-22著作權案件訴訟費用如何繳納
2021-03-03肇事叫人頂包算逃逸嗎
2020-11-17物業非法入駐怎樣處理
2021-03-24失信企業房產還能提供抵押擔保嗎
2021-02-17安置房拆遷有什么規定
2021-01-22勞動服務期的相關規定
2020-11-17勞務分包合同適合什么法律
2020-12-07工資80,七天試用期給30合法嗎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