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協商解除勞動合同補償如何計算
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12個月。對這項規定,應把握兩點:
1、是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是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來計算,而不是根據其實際工齡來計算。當然,若員工在本單位工作前的工作年限按照應合并計算在本單位工作年限內的,應計算為本單位工作年限。
2、是因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12個月。因此,如果員工在公司工作年限只有6年零半個月,且本人的實際工齡沒有可以合并計算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的,則公司應按7個月的工資支付其經濟補償金。即便是按該員工所說,其實際工齡已有17年零半個月,公司也只須支付12個月的經濟補償金就可以了。
二、勞動合同解除的形式
勞動合同的解除是指勞動合同訂立后,尚未全部履行以前,由于某種原因導致勞動合同一方或雙方當事人提前終止勞動關系的行為。勞動合同訂立后,雙方當事人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的規定履行各自的義務,任何一方不得隨意解除合同。但是,在發生某些特殊情況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已經成為不可能、沒必要以及會招致一方或雙方利益受到重大損害時,雙方當事人可依法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的解除分為法定解除和約定解除兩種。解除勞動合同引起的法律后果與終止勞動合同引起的法律后果大致相同。
法定解除是指在勞動合同的履行過程中,出現勞動法律法規規定的情況時,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在法定解除的情況下,一方當事人可以不與另一方當事人協商,也無須征得另一方的同意,就可依據勞動法律法規規定的條件和程序解除合同。
約定解除是指在勞動合同的履行過程中,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認為繼續履行合同已經沒有必要時,與另一方協商取得一致意見后,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與法定解除不同的是,約定解除不能由一方自主決定,而必須是雙方的行為,其解除的條件不一定是法律法規規定情形的出現,只要當事人雙方在真實意思表示的基礎上協商一致就可以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注冊資金虛繳能否辦理股權質押
2020-11-14二審發回繼續審理還要交律師費嗎
2020-12-09不動產侵權是否存在訴訟時效
2021-01-28公司股權變更費用都怎么規定
2021-03-08企業固定資產轉入清理是怎么辦
2021-03-16配偶是法定監護人嗎
2021-01-14婚前財產協議是否一定得簽訂
2021-01-29肇事逃逸最多判幾年
2021-03-11預約合同可否被強制執行
2021-03-23購房合同附件中的約定有什么注意事項
2020-12-28法律允許將房子登記在孩子的名下嗎
2021-03-02用人單位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31在職期間是否有保密費和競業限制費
2021-01-13外包的意義
2020-12-16勞務公司拖欠員工工資該怎么做
2021-02-15發生勞動爭議的公司注銷會造成訴訟變化嗎
2021-03-16保險合同中間人與保險合同輔助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29保險合同必須書面生效嗎
2021-01-22車輛損失保險賠償的案例分析
2021-03-09保險公司理賠出院時應注意什么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