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繼承人之間遺產糾紛可以仲裁嗎?
繼承的遺產糾紛是不可以適用于仲裁的,根據仲裁法的規定,有兩類糾紛不能仲裁:
1、行政爭議不能裁決。
2、婚姻、收養、監護、扶養,繼承糾紛不能仲裁。所以,遺產繼承糾紛不可以仲裁。
遺產繼承分為法定繼承和遺囑繼承兩種,對于法定繼承而言,還要特別強調一點,法定繼承是不分男女的,不是只有家中的男丁具有繼承權,所有的子女均具有繼承權,包括已經出嫁的女子一樣具有平等的繼承權,這一點在農村更應該引起注意,因為在農村有“出嫁女不產于繼承”的觀點。同時還要注意有部分財產不能納入遺產范圍,對于不能納入遺產范圍的財產不能繼承。另外,如果繼承人為繼承遺產而謀害被繼承人或為爭奪遺產而謀害其他繼承人的,或是在被繼承人生前對被繼承人有虐待、遺棄等嚴重情節的,或是采取脅迫、欺騙被繼承人的方式設立遺囑,或者偽造、篡改遺囑的,按照法律規定均可以依法剝奪繼承人的繼承權。
二、處理遺產糾紛途徑有哪些?
1、自行協商
繼承糾紛發生后,相關當事人可以在完全自愿的基礎上,通過互諒互讓,就遺產分割的時間、辦法和份額協商達成一個各繼承人都愿接受的協議,然后按協議分割遺產。
2、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
人民調解委員會是群眾性組織。在發生繼承糾紛后,如有關當事人協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人民調解委員會以繼承法為依據,通過說服教育的方法來調解糾紛,促使當事人在自覺自愿的基礎上,互相諒解,互相讓步,達成協議。現行體制內一般不會經過調解而直接訴訟。
3、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繼承糾紛發生后,經協商不成時,可以不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經過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不成協議的,任何一方也有權向人民法院起訴。
我國法律上明確規定了遺產繼承的具體方式和方法,對于相關情況的處理和認定,還需要基于是否存在遺囑,以及法定繼承人的身份認定上進行處理,存在矛盾糾紛的,可以由繼承人之間進行協商處理,無法處理的可以起訴進行判決。
父母遺產繼承權的喪失
房屋遺產繼承法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自愿放棄遺產繼承權聲明書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緩刑期間能否競選村委會成員
2020-12-11監察機關調查過程中,被調查人死亡如何處理
2020-11-29留置權與抵押權有什么差別有哪些
2021-03-25定額發票能報銷嗎
2021-03-09債權人申請債務人破產的,應提供哪些材料
2021-01-04新婚姻法離婚條件有哪些
2021-03-24超市倒閉,促銷員有補償嗎
2021-01-25休產假期間被裁員怎么賠
2020-11-22基本的購房知識匯總
2020-12-11房產證已過戶十年現在有效嗎
2021-02-13小產權房改名有效嗎
2021-02-25哪些情況可以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
2021-01-05工作多久視為建立事實勞動關系
2020-11-24人壽保險公司的責任是什么,人壽保險合同有哪些內容
2020-12-13保險合同解除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7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1-01-11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合同的區別
2020-12-09保險公司誘導投保人相似補償型保險產品怎么辦
2021-01-16保險100萬撞死人賠多少
2020-12-08車子被人放火保險有賠嗎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