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有沒有法人勞動合同?
沒有的;
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工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勞動合同只針對自然人,而公司法人是自然人的對稱。它是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是社會組織在法律上的人格化。所以法人代表與企業不需要簽勞動合同。
二、公司法人與法定代表人的區別
公司法人和法定代表人是兩個不同的法律概念,而一些訴訟當事人常常會混淆兩者的涵義。它們之間是有區別的。 具體區別如下:
1、兩者的概念不同:法人代表一般是指根據法人的內部規定擔任某一職務或由法定代表人指派代表法人對外依法行使民事權利和義務的人,它不是一個獨立的法律概念。而法定代表人是一個確定的法律概念,它是指依照法律或法人組織章程規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沒有正職的,由主持工作的副職負責人擔任法定代表人,設有董事會的法人,以董事長為法定代表人,沒有董事長的法人,經董事會授權的負責人可作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2、兩者產生的方式不同:法人代表依法定代表人的授權而產生,沒有法定代表人的授權,就不能產生法人代表,而法定代表人則依法由上級任命或由企業權力機構依法定程序選舉產生。
3、兩者組成的人數不同:作為民事權利主體的法人,其法人代表可以有多個,而法人只有一個法定代表人代表法人獨立行使法人職權。
4、兩者的權限不同:法人代表對外行使權力都要受到法定代表人授權的限制,他只能在法定代表人授權的職責范圍內代表法人對外進行活動,他的行為不是法人本身的行動,而是對法人發生直接的法律效力;而法定代表人有權在法律規定的職權范圍內,直接代表法人對外行使職權。
5、兩者變更的法律程序不同:法人代表的變更沒有一定的程序,他不需要登記;而法定代表人是法人應登記的事項之一,這是法律規定的必經程序,如有變更,應及時辦理變更法定代表人登記手續。 董事長必須是股東,董事長、副董事長的產生辦法由公司章程規定。 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擔任,并依法登記,不一定必須是股東。
綜合上面所說的,勞合合同是保護勞動者最好的文件,而對于這份合同只要是屬于勞動者就可以依法的簽訂,但對于法人來說也不需要有此合同,但對于保障自己的利益如果是合伙的公司,就需要簽訂合伙的協議,從而更好的保障各自的利益。
勞動合同期限內怎樣辭職
簽了無效的勞動合同怎么辦
勞動合同法司法解釋一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向公安機關報案不予立案,可以就此事提起行政訴訟嗎
2020-12-19工地工人沒有合同可以勞動仲裁嗎
2021-02-15放棄專利權的情形有哪幾種
2021-02-25支票日期填寫規定
2021-01-19監護人要負刑事責任嗎
2020-12-04父親已死能討贍養費嗎
2020-11-28強制執行申請能否裁定不予受理
2021-02-21離婚答辯狀主要針對哪些答辯
2020-12-01交通事故之后申請傷殘鑒定有哪些必要的步驟
2020-11-14違約方以公文形式解除合同有效嗎
2020-12-07住房公積金貸款步驟是怎樣的
2021-01-16如何處理勞動爭議
2021-01-04經濟補償金能否分期支付
2020-12-01競業限制代簽合同的效力
2020-12-05承包關系中賠償責任
2021-01-22合同爭議是否應該先仲裁再訴訟
2020-11-24勞動糾紛一裁終局的情形
2021-03-06人身意外傷害險有什么獨特的特點
2020-12-11航班延誤險延誤時間如何計算
2020-11-23保險公司賺錢問題的方法有什么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