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簽了勞動合同可以直接走嗎?
簽了勞動合同是不可以直接走的,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簽訂了勞動合同的,如果勞動者直接走人的,用人單位有證據證明因為勞動者的離職給用人單位造成一定損失的,用人單位是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要求勞動者進行一定賠償的。
《勞動合同法》第九十條 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二、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1、去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原勞動局)內的勞動爭議仲裁委,申請勞動仲裁,立案時需攜帶:仲裁申請書2份、申請人身份證復印件1份;相關證據復印件和證據清單2份;用人單位的工商登記信息(北京地區不需要提供登記信息)。
2、提交材料后,5個工作日仲裁委給予立案,然后給雙方舉證期,給對方答辯期;然后開庭審理,之后對你們雙方進行調解,調解不成仲裁委會下達裁決書;勞動仲裁60天內結案;對于裁決書不服,勞動者可以起訴到法院;
3、申請勞動仲裁期間,不耽誤勞動者去新單位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九十條 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工資支付暫行條例》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資部分低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則按最低工資標準支付。
雖然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動者違反勞動合同法解除勞動合同,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賠償。但事實上,關于損失用人單位須提供證據證明的。
勞動者簽了勞動合同后直接離職對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公司是可以提起仲裁要求賠償的。
有關勞動者需要辭職的相關情況,在我國的勞動合同法中有明確的規定,如果對相關情況的認定存在異議的,或者簽訂合同后無法繼續工作的,應當按照法律規定的情況來提出辭職情況,否則就構成了嚴重的違約行為,具體情況應當結合實際而定。
沒有勞動合同工想辭職可以隨時走人嗎?
如果沒簽合同辭職隨時離職嗎
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能否隨時辭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安抗辯權是不是不適用于所有情況
2021-02-25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12-25侵權責任法醫療糾紛特征和原則有哪些
2021-02-22海事案件的申請費標準
2020-12-04勞動合同解除方式
2020-11-20共同債務人和連帶債務人的區別
2021-03-05執行令下達后才能探視嗎
2021-03-17輕微撞車逃逸扣12分后多久能重考駕照
2021-01-07調解后財產還查封嗎
2021-01-01員工與公司解除合同能否要到賠償
2020-12-22口頭辭職合不合法
2020-11-09投保之后的注意事項
2020-11-16投保人對被保險標的不具有保險利益保險合同無效嗎
2020-11-17人壽險的理賠知識
2020-11-09保險抗辯權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22財產保險合同主要履行什么原則
2020-11-13職工在工作中自殺身亡的,能認定為工傷嗎
2020-12-02再保險
2021-01-27土地出讓金和出讓地價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25企業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停產停業損失如何計算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