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簽勞動合同雙倍工資時效是多久?
勞動爭議的訴訟時效為1年,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對于拖欠勞動報酬的,適用特殊時效,即該1年起算點是從勞動者離職之日起計算。
1、我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27條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秳趧訝幾h調解仲裁法》第27條第4款規定,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2、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勞動爭議的訴訟時效為1年,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對于拖欠勞動報酬的,適用特殊時效,即該1年起算點是從勞動者離職之日起計算。
訴訟時效是指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當時效期間屆滿時,債務人獲得訴訟時效抗辯權。在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內,權利人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就強制義務人履行所承擔的義務。而在法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屆滿之后,權利人行使請求權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護。值得注意的是,訴訟時效屆滿后,義務人雖可拒絕履行其義務,權利人請求權的行使僅發生障礙,權利本身及請求權并不消滅。當事人超過訴訟時效后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理后,如另一方當事人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且查明無中止,中斷,延長事由的,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如果另一方當事人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則視為其自動放棄該權利,法院不得依照職權主動適用訴訟時效,應當受理支持其訴訟請求。我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27條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秳趧訝幾h調解仲裁法》第27條第4款規定,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如果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對于薪酬、勞動合同有相關的糾紛的話,員工在1年之內可以向用人單位進行要去相關的賠償。如果1年訴訟時效期過的話,那么法院是不會接受相關案件的訴訟的。只有在訴訟時效中才能夠進行訴訟。
勞動仲裁訴訟時效是多久
單位不簽勞動合同怎么舉證
單位不簽勞動合同的后果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親子關系如何確認或否認
2020-11-28乘客下車開門撞傷騎車人,賠償責任由誰承擔
2021-03-22合同債權最常見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30丈夫去世公公的遺產可否繼承
2021-03-06失聯人員如何向公安報案
2021-03-07土地糾紛告狀村委會是民告官嗎
2021-02-20追索勞動報酬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2-03試用期結束被辭退會支付補償金嗎
2021-02-06實習期算不算正式員工
2020-11-26領導暗示辭退一定要辭職嗎
2020-12-31勞動調解應該去哪
2021-03-10保險合同的終止
2021-02-14有關保險的"法律常識"
2021-01-28保險公司為何無需承擔雇主責任
2021-01-24保險人履行給付義務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13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人傷理賠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22車險理賠的常見問題律師解析
2020-12-12違反最大誠信原則所帶來的保險糾紛
2021-01-20進西藏得高原腦水腫 被保險人理賠遭拒
2020-12-05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發包方可以用嗎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