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商解除勞動合同最高賠幾個月?
注:第四十七條規定:“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實際上,按照原勞動部《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的規定,也只有兩種情況有12個月經濟補償限制,即:1)協商解除勞動合同;2)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被解除勞動合同。其它解除勞動合同情形經濟補償金是可以超過12個月的,比如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裁員的都沒有12個月限制。
2008年1月1日勞動合同法施行后,改變了《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的做法,不再限定特定的解除情形有12個月限制,而是統一以勞動者的月工資額作為是否受12個月限制的標準,即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當地上年度社平工資3倍的,經濟補償最多12個月工資,如果勞動者月工資低于當地上年度社平工資3倍的,則不受12個月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勞動合同法對于高工資的補償,不但限制了補償年限,還限制了補償標準,即不得超過當地上年度社平工資3倍的。這實際上會造成部分年限較長的員工,因為工資過高,獲得補償反而較少。
協商解除勞動合同,最高賠償多少個月,小編已經在這里詳細說明。主要參考在原單位工作時間和所得工資是否超出當地年度社會平均的3倍,勞動者月工資低于這個水平,則可以不受12個月限制。所以,企業員工要清楚了解勞動合同法條文規定,切實保障自己應有的權益。
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要履行什么程序
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
解除勞動合同書簽字后還有經濟補償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冷暴力能否要求損害賠償
2021-03-06財產損害賠償的侵權行為
2021-03-03讓律師申請勞動仲裁,可以到單位取證嗎
2021-01-28和現役軍人離婚法律上對軍人有傾斜嗎
2021-03-10侵權糾紛中律師的作用和重要性是什么
2020-11-23中外合資銀行經營售匯業務需要誰批準
2020-12-18公司合并有哪些限制
2021-03-07道路交通事故協議書格式
2021-03-20惡意公示催告后果
2021-03-19裁定移送管轄發生在什么時候
2020-12-16不同債權人申請執行同一被執行人如何處理
2020-12-12網賭立案后會怎么處理
2021-02-27上傳侵權的網絡視頻由誰擔責
2020-11-21保險的特征有哪些
2020-12-28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適用是怎樣的
2020-12-26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3-24也談《“拼車”發生交通事故,責任主體如何確定?》
2021-02-06保險公司是否有追償的權利
2021-03-17新保險法增加哪些規定
2021-01-05變額保險 VariableLife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