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勞動者在進入勞動單位進行工作的時候,都會和勞動單位簽訂勞動合同。但是,勞動者在進入該單位以后,由于某些原因沒有及時簽訂勞動合同。既然是這樣的話,根據法律的規定,勞動者可以獲得相應的賠償,可是,如果是兩年沒簽勞動合同有賠償嗎?
1、單位在員工入職一個月內未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員工是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要求單位支付未簽訂勞動合同期間的雙倍工資的。
2、未簽訂勞動合同能要求支付雙倍工資的時間為入職后的一年內。
相關知識:勞動者的維權途徑有哪些
1、協商。勞動爭議發生后,勞動者可首先與用人單位自行協商,以達成新的協議,或者有過錯的一方改正錯誤,消除爭議。
2、調解。勞動者與用人單位自行協商不成的,可以向本單位的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提出申請,請求調解。調解申請,應當自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30日內提出。
3、仲裁。勞動爭議仲裁是解決勞動爭議的主要途徑。勞動者可在自己的法權益受到侵害之日起1年內向所在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爭議仲裁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裁決具有強制執行力,一方在15日內既不起訴也不執行的,另一方可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4、舉報投訴。縣級勞動部門都設有勞動監察部門,有權糾正和查處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規章的行為。勞動者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舉報,要求查處用人單位的違法行為,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5、訴訟。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在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但需注意,未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的勞動爭議案件,法院不予受理。
6、信訪。勞動者在勞動權益受到侵害時,還可以通過信訪的方式,向各級工會、婦聯以及政府信訪部門反映。
所以說,兩年沒簽勞動合同有賠償嗎?其實只要是沒有簽訂勞動合同,侵犯了勞動者利益的,都可以獲得賠償。甚至會有支付雙倍工資的情況出。同時,如果發生了勞動糾紛,勞動者要清楚從哪些方面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用正確的手段維護自己的權益。
解除勞動合同補償金最高是多少
在勞動合同中企業與職工如何約定保守商業秘密?
哪些情形屬于事實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答辯狀
2021-03-08傷殘鑒定怎么憑級怎樣才算一級
2021-02-11股東如何分配責任與義務
2020-12-07網絡造謠需承擔哪些責任
2020-12-05客戶隱私泄密如何處理
2021-02-27公司注冊資金要實繳嗎
2020-11-14抵押擔保是不是就是抵押貸款
2020-11-17物權法(草案)名詞解釋-----抵押權
2021-03-19拾得人拾得遺失物能向遺失物丟失人請求報酬嗎
2021-03-07七級傷殘嚴重嗎
2021-02-09斷絕了父子關系還要給贍養費嗎
2021-03-12失職失責造成危害該怎么處罰
2021-02-23締約過失責任是否適用勞動關系
2021-01-14懷孕被裁員公司如何補償標準
2021-02-21什么情況必須先進行勞動仲裁
2020-12-24解除勞動關系引發勞動糾紛
2021-02-27我國產品責任制度執行中有哪些問題與建議
2021-03-01旅游保險的保險項目具體有哪些呢
2020-12-14購買新型人身保險產品大有學問
2021-01-20投保人怎么要求退還保險費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