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信任誠信這種詞語已經被遺忘了很久,在做很多事情的時候,簽訂合同稱為雙方互相信任的一個很好的保障。不管是在外打拼租房子還是去公司面試找工作都需要簽訂合同,但是,如果在合同時間內解除合同,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個人所得稅是怎么計算的呢?
對于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支付的經濟補償金能否扣除個人所得稅的問題,《關于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1〕57號)規定,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的有關規定,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規定如下:
(l)對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而取得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應按“工資、薪金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
(2)考慮到個人所得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數額較大,而且被解聘的人員可能在一段時間內沒有固定收入,因此,對于個人所得稅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可視為一次取得數月的工資、薪金收入,允許在一定期限內進行平均。具體平均為:以個人所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除以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以其商數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按實際工作年限數計算,超過12年的按12年計算。
(3)按照上述方法計算的個人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應納的個人所得稅稅款,由支付單位在支付時一次性代扣,并于次月7日內繳入國庫。
(4)個人按國家和地方政府規定比例實際繳納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金、基本養老保險金、失業保險基金在計稅時應予以扣除。
(5)個人在解除勞動合同后又再次任職、受雇的,對個人已繳納個人所得稅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不再與再次任職、受雇的工資、薪金所得合并計算補繳個人所得稅。
【操作指引】如何理解一次性補償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比如某地區上年職工年平均工資為30000元,則勞動者獲得的經濟補償金在90000元內可免征個人所得稅,注意這里是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而非上年職工月平均工資3倍,一字之差,結果截然不同。
在雙方簽訂合同之后,一旦在合同時間內解除了合約,也許合同內也規定了,需要付一定的違約金進來賠償。因為對于用人單位來說,合同時限沒到就解除合同會造成一定的損失。如果非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個人所得稅也是需要付的,當然也可以通過法律合法解除合同。
年終獎金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是什么
臨時工工資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及個稅計算
二手房個人所得稅交多少,如何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企業法律顧問要求通過法考嗎
2021-03-21原產地標記和地理標志是一樣的嗎
2021-03-26有限合伙人的財產份額可以繼承嗎
2021-02-28借款協議不真實訴訟有效嗎
2021-01-14交通事故糾紛司法解釋
2021-01-30起訴離婚最快多長時間
2021-01-30我國各省市交通事故精神損害撫慰金賠償標準
2021-02-01擔保可以采用哪幾種方式,簽訂擔保合同時要注意什么
2020-11-14房租中介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1-16公司規章是否必要
2021-02-03離職就有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14勞動者不同意調崗單位解除合同是合法行為嗎
2021-01-24出借車輛發生交通事故,車主應否擔責
2020-12-16什么是定期壽險,哪些人適合購買定期壽險呢
2021-01-14以房養老和養兒防老哪個更告譜
2020-11-26保險公司分公司所需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28保單現金價值指的是什么意思
2020-11-13在哪些情況下保險公司也會拒絕賠付
2021-01-31保險要有電子版合同嗎
2020-12-06車禍保險賠付多少錢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