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必須簽訂勞動合同,勞動者對勞動合同的解除擁有絕對的權利,解除勞動合同只需提前30天以書面形式告知用人單位即可。那么勞動合同的解除時間是怎么規定的?勞動者離職需要對用人單位進行賠償嗎?下面律霸的小編就帶大家詳細了解一下相關內容。
勞動合同的解除時間是怎么規定的?
一、如何解除勞動合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第31條規定: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明確賦予了職工辭職的權利,這種權利是絕對的,勞動者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無須任何實質條件,只需要履行提前通知的義務(即提前30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即可。原勞動部辦公廳在《關于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有關問題的復函》也指出: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既是解除勞動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無須征得用人單位的同意。超過30日,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出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用人單位應予以辦理。
我國《勞動法》一方面賦予了職工絕對的辭職權,另一方面又賦予了用人單位一定的請求賠償損失的權利。《勞動法》第102條規定: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的條件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事項,對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原勞動部在《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的第4條明確規定了賠償的范圍:勞動者違反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解除勞動合同,對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勞動者應賠償用人單位下列損失:
(一)用人單位招收錄用其所支付的費用;
(二)用人單位為其支付的培訓費用,雙方另有約定的按約定辦理;
(三)對生產、經營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
(四)勞動合同約定的其他賠償費用。
職工主動提出與企業解除勞動合同后部分職工在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30日后主動離職,不予理會用人單位的賠償要求,用人單位則不給職工辦理人事關系和檔案的調轉手續,職工離職后人事關系和檔案長期留置在原用人單位;造成職工在新的工作單位不能辦理勞動保險、不能辦理出國政審手續、影響技術職稱評定、不能進一步求學深造和喪失報考國家公務員的機會。所以,職工在與用人單位因解除勞動合同賠償損失方面發生爭議后應當在60天內及時向用人單位所在地區、縣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請勞動爭議仲裁。
二、解除勞動合同補償金怎么計算
(一)解除勞動合同支付職工的經濟補償金可以用現金方式,也可以用國有凈資產方式予以補償。對改制分流中不愿進入改制后新公司、自愿走向社會自謀職業的職工,解除勞動合同支付的經濟補償金應以現金方式補償;對進入非國有法人控股改制企業的職工,解除勞動合同支付的經濟補償金可以用國有凈資產方式予以補償,并可以在職工自愿的基礎上轉為改制后企業的股權或債權。
(二)經濟補償金的工資計算標準是指企業正常生產情況下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月平均工資。其中,職工月平均工資低于企業月平均工資的,按企業月平均工資計發;職工月平均工資超過企業月平均工資3倍以上的,按不高于企業月平均工資的3倍標準計發。企業經營管理人員也應按照上述辦法執行。
我們可以了解到,勞動者與用人單位解除合約,需要提前30天告知用人單位,一般情況下不需要對用人單位進行賠償。但是用人單位提出勞動者違反合同規定、違反保密協議等問題時,是擁有追究勞動者進行賠償的權利的。大家在遇到相關勞務糾紛時,要參照勞動法的規定,合法維護自身權益。
未簽勞動合同雙倍工資訴訟時效是什么?
2020最新勞動合同法全文(修正案)
勞動合同到期不續簽怎么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審理自訴案件的程序有哪些特殊規定
2021-03-20什么是醫療欺詐,醫療欺詐行為應該向哪里舉報投訴
2021-02-27夫妻離婚孩子撫養權怎么判
2021-03-06股東之間贈與股權有規定嗎
2020-12-16法律對訂婚后的退婚是否有保護
2020-12-30房地產開發資質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10勞動報酬糾紛是否要仲裁后訴訟
2020-12-12旅游意外險保單索賠流程是什么
2021-02-20車禍受害人對保險公司賠償不服該如何處理
2020-12-19保險公司怕擔責是否可以起訴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5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問題
2020-11-26無證駕駛保險公司是否有責
2021-03-05保險的合同要注意哪些問題才能避免糾紛
2021-03-17魚塘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1-26農村集體土地轉讓
2021-03-17土地轉讓范文
2021-02-24拆遷補償財產分割起訴期限是多久
2021-02-14高鐵拆遷的補償方式有幾種
2021-01-20拆遷安置房房產證加名字流程有哪些
2021-02-04宅基地沒蓋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