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合同,不管是什么類型的,屬于一般的合同還是特殊合同,其實都是可能存在違約的情況,當然具體的違約情況可能是一方違約也有可能出現雙方違約的時候。而不同的合同,其實具體的違約情形不一樣,那么勞動合同怎樣算違約呢?請一起在下文中進行具體了解吧。
一、勞動合同怎樣算違約
1、用人單位的違約責任。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2、勞動者的違約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了服務期,勞動者依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不屬于違反服務期的約定,用人單位不得要求勞動者支付違約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約定服務期的勞動合同的,勞動者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一)勞動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二)勞動者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三)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四)勞動者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單位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五)勞動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二、勞動合同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有哪些
關于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我國《合同法》規定了繼續履行、賠償損失、采取補救措施、支付違約金、執行定金罰則等形式。對于勞動合同違約責任方式,考慮到勞動合同的特殊性,結合國外勞動合同違約責任方式的規定,主要應以繼續履行,賠償損失為主,以禁令、申明等防范、補救措施方式為輔,違約金和定金方式不宜適用于勞動合同違約責任場合。
繼續履行又稱實際履行或特定履行,是指在違約方不履行合同時,相對方請求違約方繼續履行債務的責任方式。尤其在單位違約時應首選以繼續履行的責任方式來承擔勞動合同違約責任,這對于競爭日趨激烈、業相對困難的形勢下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至關重要。應當注意的是,繼續履行僅發生在用人單位違約的情形。勞動者違約,用人單位一般不能援引實際履行制度。這是因為勞動合同有人身依附性,如果強制勞動者履行勞務,無異于對債務人人身施以強制,侵犯人身自由,與現代社會以人格尊重、人身自由受保護的基本價值相違背。
勞動者在與用人單位簽訂了勞動合同之后,一定要了解清楚勞動合同怎樣算違約,也就是搞清楚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會出現違約,畢竟這種時候會影響到自身利益,所以搞清楚是最好的。當然,既然一方存在違約行為,自然就要對另一方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才行。
勞動合同違約金的上限是多少
解除勞動合同違約金怎么計算
單位不簽勞動合同怎么舉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疫情期間開店需要準備什么
2020-11-15法律顧問費入賬要分攤嗎
2020-12-20監視居住算羈押期限嗎
2021-03-04惡意轉移夫妻財產怎么分割財產
2020-11-10學生發現肺結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1物權法(草案)名詞解釋-----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1-01-20企業破產車輛能過戶嗎
2020-12-08房產典當
2021-03-14合同中知識產權免責怎么約定
2020-12-08應屆生實習期簽什么合同
2021-03-03轉正后可以被辭退嗎
2021-03-12人壽保險合同及準備金轉移的規定
2020-12-28旅游意外傷害險定義
2020-11-21產品責任糾紛案件如何進行舉證呢
2021-03-08他人代簽商業三者險投保單免責條款仍舊生效
2020-11-19旅行社旅客旅游意外保險合同
2021-01-04保險產品誰打造
2021-01-27失業保險基金額用途有哪些
2021-03-20車禍致殘該怎么理賠
2021-02-14貨車沒有營運證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1-20